缩略图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作者

郝武英

准格尔旗迎泽街道办事处

摘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关乎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以及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存在的诸如垃圾处理难、乱堆乱放等卫生整治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的有效改善,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问题;对策

引言:农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环境卫生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良好的农村环境卫生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生活舒适度,减少疾病传播,还能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探究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的问题

1.1垃圾处理难题

农村垃圾种类繁多,包括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垃圾、建筑垃圾等。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垃圾收集和运输体系,很多农村地区的垃圾随意堆放,道路两旁、河道边、田埂上随处可见垃圾的踪影,严重影响了农村的景观风貌。另一方面,垃圾处理方式落后,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往往采用简单的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1]。

1.2房前屋后乱堆乱放

村民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也是一个显著的问题。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村庄的整体美观,还可能导致卫生死角的形成,为害虫和老鼠提供了栖息地,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村民们往往将不用的农具、废弃家具、柴草等物品随意堆积在自家房前屋后,这些建筑物周围的杂乱堆放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因此,在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过程中,解决村民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问题同样重要,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来引导村民自觉维护居住环境的整洁与卫生。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置特定区域用于存放这些物品,以减少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并提升整个村庄的环境质量。

1.3存在建筑垃圾偷盗行为

在城郊结合部,偷倒建筑垃圾的现象尤为严重,这与部分居民环保意识淡薄密切相关。一些村民以及施工队伍对建筑垃圾的处理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往往为了图方便或节省成本,选择将建筑垃圾随意丢弃在路边、河道旁或是未被开发的土地上,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还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对策

2.1完善垃圾处理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垃圾收集和运输机制。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和垃圾桶,定期清理和运输垃圾[2]。可以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确保垃圾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其次,推广垃圾分类。加强对村民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农村的垃圾分类标准,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此外,引入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如垃圾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水平。

2.2解决乱堆乱放

为解决村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问题,首先,要利用村广播和公告栏等直接方式,向村民普及保持居住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增强其环保意识。接着,制定简单明了、易于执行的村规民约,明确规定禁止在公共区域和自家门前随意堆放杂物,并对遵守规定的家庭提供小奖励,如清洁工具或绿植,以此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同时,规划特定区域供村民存放日常用品,确保既满足村民需求又保持村庄环境的整洁美观。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有效解决乱堆乱放问题,还能提升整个社区的生活质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2.3打击偷盗行为,实现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

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如广播、电视、宣传栏、手机短信等,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回收和加工,建筑垃圾完全可以转化为再生建材,既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在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倾倒行为的同时,提升当地居民及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至关重要。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相关知识,拓宽村民获取环保信息的渠道,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结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存在着垃圾处理难、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完善垃圾处理体系、解决乱堆乱放等对策,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民自治的良好局面,才能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的根本改善,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张雯静.乡村振兴下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问题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4,(01):123-125+128.

[2]于兰芳,冯树荣,闫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衡水市为例[J].乡村科技,2020,11(3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