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化开采技术提升煤炭生产效率实践

作者

邬二顺

150207198702125014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长期以来,煤炭生产面临着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开采技术应运而生,为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智能化开采技术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煤炭开采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有效提升了煤炭生产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深入研究智能化开采技术在煤炭生产中的实践应用,对于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智能化开采技术概述

1.1 技术内涵

智能化开采技术是一种将多种高新技术集成应用于煤炭开采过程的综合性技术。它涵盖了自动化采煤设备、智能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系统以及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等多个方面。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采煤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如采煤机的运行参数、煤层地质信息、设备状态等,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进而自动调整采煤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采煤过程的智能化决策与控制。

1.2 技术特点

智能化开采技术具有显著特点。首先是自动化程度高,采煤设备能够按照预设程序自动完成割煤、移架、推溜等采煤工序,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劳动强度。其次,具备实时监测与预警功能,智能监测系统可对设备运行状态、工作环境等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再者,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强,通过对大量生产数据的分析,可优化采煤工艺,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质量。

2. 智能化开采技术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

2.1 自动化采煤设备的应用

自动化采煤设备是智能化开采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以智能采煤机为例,它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煤层的厚度、倾角等地质条件自动调整截割高度和牵引速度,实现高效割煤。同时,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系统可根据采煤机的位置和运行状态,自动完成液压支架的降柱、移架、升柱等动作,与采煤机协同作业,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推进。

2.2 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

智能监测系统在煤炭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采煤工作面、巷道等关键位置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压力、电流电压等运行参数。这些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控制中心,一旦某个参数超出正常范围,系统立即发出预警,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当瓦斯浓度接近预警值时,系统可自动切断相关设备电源,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2.3 远程控制系统的应用

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井下采煤设备的远程操作与监控。操作人员在地面控制中心,通过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可实时掌握井下采煤设备的运行情况,并通过操作控制台远程控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的启停、运行方向和速度等。这种远程控制方式不仅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了安全风险,还能实现对采煤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3. 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3.1 技术集成与兼容性挑战

智能化开采技术涉及多种技术的集成,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和系统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例如,采煤机的控制系统与液压支架的控制系统可能因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不一致,导致无法实现无缝对接和协同作业。应对策略是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同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集成难题,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3.2 复杂地质条件适应性挑战

煤炭开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矿区的煤层厚度、倾角、硬度以及地质构造等差异较大。智能化开采技术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时,可能出现设备运行不稳定、采煤效率下降等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化开采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更强适应性的采煤设备和控制系统。例如,利用地质探测技术提前获取详细的地质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为不同地质条件制定个性化的开采方案和设备运行参数。

3.3 人才短缺挑战

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应用需要既懂煤炭开采又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煤炭行业此类人才相对短缺,制约了智能化开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适应智能化开采需求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内部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智能化开采技术培训课程和技能竞赛,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4. 智能化开采技术提升煤炭生产效率的实践案例

以某大型煤矿为例,该煤矿自实施智能化开采技术改造以来,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引入自动化采煤设备,采煤机的割煤速度提高了 30% ,每刀煤的产量增加了 20% 。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工作环境,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减少了 40% ,有效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井下采煤设备的远程操作,操作人员数量减少了 50% ,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同时,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优化采煤工艺,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了 8% 。综合来看,该煤矿的煤炭年产量较改造前提高了 40% ,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了 60%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智能化开采技术作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在提升煤炭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尽管在应用过程中面临技术集成与兼容性、复杂地质条件适应性以及人才短缺等挑战,但通过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开展技术研发、加强人才培养等应对策略,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智能化开采技术将在煤炭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煤炭企业应积极拥抱智能化变革,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投入,充分发挥智能化开采技术的优势,实现煤炭生产的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能源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玉林 . 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 [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5,(07):118-120.

[2] 秦青 . 矿产井下智能化高效综采技术的应用研究 [J]. 冶金与材料 ,2024,44(05):106-108.

[3] 吕阳龙 .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与发展研究 [J]. 当代化工研究 ,2024,(05):146-148.

[4] 王晨曦 . 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和发展方向 [J]. 能源与节能 ,2023,(10):148-150.

[5] 张建建 . 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及分析 [J]. 能源与节能 ,2023,(10):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