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王丁丁
山东港口渤海湾港集团有限公司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与突出优势,是一切工作生命线。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以来,渤海湾港经过几年发展,目前正处于改革深化期,加强和改进其思想政治工作,对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等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渤海湾港实际,剖析新时代新情况,探讨有效改进路径,为提升企业思政工作实效性提供参考。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渤海湾港必须强化思想引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全面贯彻,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二)应对风险挑战、凝聚队伍合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深刻复杂。渤海湾港作为新组建单位,职工队伍结构多元、思想观念活跃。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汇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三)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正向纵深推进,渤海湾港肩负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战略使命。改革必然带来利益调整和观念碰撞。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凝聚共识的独特优势,可引导干部职工转变观念、支持改革、投身创新,为港口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四)培育企业文化、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撑。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本质相通、相辅相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更好传承山东港口文化基因,培育具有渤海湾港特色的子文化,塑造新时代企业精神,显著提升企业凝聚力、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二、准确把握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挑战。信息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潮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职工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内容繁杂,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难度加大。
(二)工作对象差异化的挑战。港口职工队伍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岗位分工不同,其思想状态、价值追求、接受方式也存在差异。例如,青年职工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传统说教式的工作方法可能效果不佳;
一线作业人员更关注安全生产、薪酬待遇等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不同群体的特征,增强针对性。
(三)内容形式传统化的制约。部分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可能存在方法手段单一、载体创新不足的问题,习惯于开会、读文件、贴标语等传统形式,与新形势下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不相适应,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提升。
三、探索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深化“数智赋能”,构建智慧化思政新生态。未来,可依托“智慧港口”建设,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思政教育的精准化与个性化。例如,通过分析职工学习行为数据,推送定制化学习内容;利用 VR 技术还原港口发展历史场景,开展沉浸式教育,让理论学习融入职工日常。同时,可建立“思政数字档案”,动态记录职工思想动态,为针对性开展教育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思政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二)聚焦“产教融合”,打造实践型思政新载体。构建“思政 + 业务”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围绕“世界一流港口”“智慧绿色港口”等目标,组织“思政导师 + 技术骨干”联合攻关团队,在解决生产难题中培育职工的奋斗精神与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深化“劳模工匠进课堂”活动,邀请劳模、港口技术能手分享成长故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此外,探索“思政 + 志愿服务”机制,成立“港口青年突击队”,在应急抢险、社区服务中锤炼党性,实现思政教育从“课堂内”向“岗位外”延伸。
(三)完善“协同机制”,形成全员化思政新格局。强化跨部门协作,成立思政工作专班,定期研判职工思想动态;建立“思政工作联系点”制度,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一线,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思政工作成效纳入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对优秀案例予以表彰推广。通过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形成“人人都是思政工作者”的生动局面,为港口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和强大动力,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港口特色、富有实际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为渤海湾港实现高质量发展壮大凝聚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和最深厚的奋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