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求视角下产业园区运营与发展对策研究
史建中
乌兰察布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012000
引言:
当下,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大数据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快手、华为、阿里、腾讯等企业纷纷布局数据中心建设,对产业园区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产业园区大多以提供土地、厂房等基本服务为主,很难满足大数据企业对于高标准基础设施、专业化运营服务的需求,如何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创新园区运营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对大数据企业的核心诉求进行分析,剖析园区运营现状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从而推动产业园区向专业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一、企业需求与产业园区运营现状分析
(一)企业对产业园区服务功能的核心诉求
大数据企业对于产业园区的需求有其特点。一是基础设施需求,数据中心需要双路或者多路电力供应,用电负荷每平方米达到 3-5 千瓦,远高于传统企业;二是网络条件需求,需要多运营商接入和超高带宽支持,时延要求毫秒级;三是环境需求,数据中心需要恒温恒湿环境,PUE值要求1.3以下;四是软性需求,大数据企业需要园区提供人才公寓、商务配套、政策支持等软性服务,快手等企业更加关注园区是否能提供算力资源共享、数据交易平台等增值服务,形成产业协同效应。以快手为例,其在选择数据中心时,会优先考虑电力充足、气候适宜、网络发达的区域,可大部分传统园区很难全部做到这几点[1]。
(二)产业园区运营模式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研究
当下大多数产业园区依旧沿用传统的“地产开发 + 物业管理”模式,与大数据企业的诉求相去甚远。园区运营者缺乏对数据中心运维的专业认识,很难给出专属解决方法,在服务内容方面,园区重视基本物业工作,缺少技术支撑,运维托管等专门服务。在收益模式上,大多依靠租金收入,没有通过附加服务赚取更多利润,华为等公司表示,不少园区无法提供 7*24 小时的专业维护团队,应急反应能力欠缺,运营模式落后造成园区吸引力下降,企业入驻率和续租率不高[2]。
(三)园区配套设施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基础设施配套欠缺,这是限制大数据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就电力容量而言,很多园区变电站容量有限,不能满足数据中心高密度用电需求,制冷系统老旧。传统空调难以应对服务器散热需求,能耗一直很高,网络设施薄弱,缺乏骨干网节点接入,带宽资源紧缺,生活配套缺失,周边缺乏优质的住宅、商业及教育资源,很难吸引并留住高端人才。这种配套差距直接导致了部分大数据企业将数据中心建设放在了一线城市周边或者西部电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导致了园区招商难、资源闲置 [3]。
二、基于企业需求的产业园区发展对策
(一)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框架
产业园区要形成包含企业入驻、成长、成熟各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在入驻前,给予选址咨询、方案规划、审批代办等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快速落地;在建设期间,协调电力增容、网络接入、环评审批等事务,给予项目管理支撑;在运营期间,组建专门运维团队,给予设备巡检、故障修理、容灾备份等托管服务。创建企业需求反应机制,定时走访,了解企业诉求,尽快化解发展难题,针对快手这类内容平台企业,还要给予内容审核支撑、网络安全保障等特色服务,通过全流程、全方位的服务支撑,削减企业运营成本,改进运营效率,加强园区黏性[4]。
(二)创新园区运营模式及盈利机制研究
园区要由单纯的“房东”变成“服务商 + 合作伙伴”,探寻“基础服务 + 增值服务 + 股权合作”的多种盈利模式。基础服务包含场地租赁、物业管理等,以确保基本收益,增值服务包含云计算资源、数据存储、算力共享等,通过专业服务得到溢价,股权合作就是同优质企业达成深度绑定,分享企业的成长收益。创建灵活的价格机制,按照企业规模、用电量、服务需求等要素执行差别化定价,引入专业的运营商加入园区经营,同华为、阿里等公司展开合作,依靠其技术和经营优势改进经营水平,创建起园区经营业绩评定体系,将企业满意度、产值贡献、更新成果等纳入评定指标,促使经营能力不断改进。
(三)健全产业生态与协同发展的平台机制
围绕大数据企业打造产业生态系统,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上游引进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厂商,下游吸引云服务、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应用企业,搭建产业协同平台。推动园区企业之间业务对接、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建立数据交易中心,为企业提供数据资产评估、交易撮合、安全保障等服务,设立产业基金,支持初创企业发展,培育独角兽企业,定期举办产业峰会、技术沙龙等活动,营造创新氛围,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人才培训基地,解决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完善产业生态,产生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
结语
面对大数据企业的新需求,产业园区需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革新运营模式,改良产业生态之后,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未来,产业园区要提升自身专业化能力,加深与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群,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赋予有力支撑。政府也要优化顶层设计,出台专门政策扶持数据中心产业园区建设,给予用地指标、能耗指标、税收优惠等方面的优待,园区运营方应当积极与国际先进园区看齐,学习新加坡、爱尔兰等国家关于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 郑薇 , 韩博森 , 孟君丽 , 等 . 纵向关联视角下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 猪业科学 ,2024,41(12):34-35.
[2] 范杰 , 蔡玉品 , 徐冉冉 . 专利视角下全球啤酒产业技术发展态势与我国发展对策研究 [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5,22(05):32-39.
[3] 邵磊 . 企业需求视角下 E 产业园区运营与发展对策研究 [D].天津市: 天津工业大学,2020.
[4] 谢泗薪 , 徐心怡 . 中美贸易战视角下共享物流企业战略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J]. 价格月刊 ,2018,(08):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