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赋能的电视新闻融合传播模式创新
叶晓雄
广东广播电视台 510066
引言
进入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媒体生态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电视新闻在传播速度、内容形式、受众互动和舆论引导等方面逐渐面临新挑战。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碎片化和个性化趋势愈发明显,电视新闻要在激烈的舆论竞争中保持影响力,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口。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前沿技术,正在从内容生产、信息分发到受众分析的多个环节赋能新闻业,为电视新闻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模式创新的可能性。从传播学角度来看,AI 技术的引入不仅仅是工具层面的改良,更是推动了传播模式的系统性重构。本文将以传播力“1+1>2”的视角,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下的电视新闻融合传播模式创新路径,力求为传统媒体转型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一、AI 赋能下电视新闻传播的技术逻辑
人工智能对电视新闻传播的赋能,首先体现在技术逻辑的深度嵌入。新闻生产的全过程,包括选题策划、内容采集、文本生成、视频剪辑、分发推送、舆情分析等环节,均可借助AI 实现效率提升与质量优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辅助记者快速撰写新闻稿件,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为新闻信息的多模态采集提供支持,智能剪辑与合成技术提升了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此外,AI 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对庞大的受众数据进行分析,生成精准的受众画像,从而实现内容的定制化与分发的个性化。通过对收视习惯、兴趣偏好、地域分布的分析,电视新闻可以更加高效地匹配受众需求。由此可见,AI 不仅改变了电视新闻的生产流程,也推动其传播逻辑由“单向发布”向“精准互动”转型,提升了传播的有效性。
二、传播力“1+1>2”的视角及理论基础
“1+1>2”传播力的提出,强调的是多种传播要素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在传统电视新闻模式中,新闻采集与播出存在明显的线性逻辑,传播效果往往停留在单向层面。而在AI 赋能的背景下,电视新闻不仅能够借助技术手段提升单一环节的效率,还能通过跨平台、多媒介的联动实现整体传播力的倍增。这一视角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传播学中的协同效应理论和系统整合理论。前者认为,传播要素的互补可以产生超越单一效应的综合价值;后者强调信息系统的开放性与联动性,指出在多元媒介环境下,传播系统越能实现资源整合,其影响力就越强。AI 的引入为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叠加提供了条件,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融合不仅是形式上的拼接,而是实质上的“价值共振”。
三、AI 赋能的内容创新与受众互动
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而AI 的应用为内容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AI 技术可辅助新闻选题,基于大数据的舆情分析能够及时捕捉社会热点,提高选题的社会相关性和新闻价值。另一方面,AI 生成内容(AIGC)在新闻简讯、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等方面已经逐渐普及,使得内容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在受众互动层面,AI 驱动的智能推荐算法能够根据个体需求推送个性化新闻,实现“千人千面”的传播效果。智能客服和虚拟主播的应用,使受众与新闻的互动更为便捷和多样化,从而提升观众的黏性和参与感。电视新闻由此不再局限于“单向灌输”,而是在互动反馈机制中不断优化内容,形成良性循环。这种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
有助于实现“1+1>2”的传播效果。
四、AI 推动的跨媒体融合与价值提升
融合传播已成为当前新闻传播的重要趋势,电视新闻在与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移动端平台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了全媒体传播格局。AI 在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跨平台的信息同步与整合,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内容在电视端、网络端、移动端的高效分发;二是促进资源共享与价值再造,利用AI 对数据的深度挖掘能力,为跨媒体传播提供决策支持。这种跨媒体整合不仅拓展了新闻的传播渠道,也提升了内容的再利用价值。例如,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核心内容可经过AI 加工转化为短视频、数据图表或多语种报道,从而实现多样化的呈现。通过这种方式,电视新闻不仅增强了自身的传播力,也在信息洪流中实现了独特的价值放大,真正体现出“1+1>2”的融合传播效应。
五、AI 赋能电视新闻的风险与优化路径
尽管 AI 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也伴随一定风险。首先,AI 生成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问题值得关注,若缺乏有效监管,可能导致虚假信息的扩散。其次,算法推荐的“信息茧房”效应会削弱新闻传播的广度与公共性,不利于主流媒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此外,技术依赖也可能削弱新闻从业者的专业判断,造成职业伦理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优化路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 AI 内容监管机制,确保新闻信息真实、准确;二是优化推荐算法,平衡个性化与公共性,避免过度碎片化传播;三是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与伦理教育,保持人机协作的平衡;四是推动跨行业合作,形成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在这一过程中,电视新闻应注重发挥AI 与人工判断的互补优势,确保技术赋能的同时不失社会责任。
结论
本研究从传播力“1+1>2”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背景下电视新闻融合传播模式的创新路径。结果显示,AI 技术在新闻生产链的多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新闻采集的智能化、内容生成的高效化、推送服务的个性化以及跨媒体传播的协同化。这些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新闻传播效率,还增强了受众的互动体验与舆论引导能力,使传统电视新闻在全媒体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与此同时,AI 赋能的传播模式也伴随一定风险,例如算法偏见、虚假信息生成以及新闻价值取向可能受到技术逻辑影响,因此需要在技术应用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总体而言,AI 赋能的电视新闻融合传播,是传统媒体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对增强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未来研究可结合更丰富的实证数据,深入探讨AI 对新闻受众心理和行为的深层影响,为学术探索与行业实践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 人工智能赋能电视新闻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 新闻战线, 2022(10): 45-48.
[2] 李明哲. 融合传播背景下电视新闻的创新路径研究[J]. 现代传播, 2021, 43(6): 112-116.
[3] 张颖. AI 技术推动下的新闻生产模式变革与思考[J]. 中国记者, 2023(5):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