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高质量师幼互动探讨
张颖君
平凉市幼儿园 甘肃平凉 744000
引言
幼儿园教育中,师幼互动是推动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由以往的指导者逐渐变成引导者与合作者。区域活动给儿童提供了诸多学习经历与操作机会,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利于儿童认知、社交和情感的发展。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实现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并给出改进互动质量的策略。
一、建立积极氛围,促进情感联系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要建立积极的互动氛围,这是构建师幼之间深厚情感联系的第一步。教师在活动开始之前,就要用言语、肢体语言、眼神等,营造出一个温暖又包容的环境[1]。与幼儿的互动,不能只限于任务的下达和执行,还要包含对他们的情感关怀和支持。教师可以借助积极的言语引导和鼓励,减轻幼儿在活动中的紧张情绪,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投入活动[2]。特别是在开展新的区域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带着微笑和问候去接近幼儿,从而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感,让幼儿体会到老师的关怀和重视。通过在区域活动中不断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教师就能逐渐地提升幼儿的自信和主动性。情感联系不断加深时,幼儿的参与度就会明显增加,这有益于其社交、认知以及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营造互动氛围之际,教师也要重视个体差异,遵循每个幼儿的情感需求及其成长步调。教师要依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及爱好,采取不同的互动方法。如果遇到较为内向的幼儿,教师可借助更多的肢体接触和语言支持,帮助他们突破与人交流的障碍;若是面对外向型孩子,教师则可以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利和个人空间,促使他们通过言语或者行为去主导活动进程。
二、引入丰富材料,引发幼儿思考
区域活动里,教学材料是否丰富多样,直接影响师幼互动的质量。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和幼儿兴趣,设计并提供有挑战性且富有创意的教学材料,促使幼儿探索和思考。结合多种教学材料,幼儿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找出新问题,而且凭借与教师的互动,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3]。良好的师幼互动并不只是回答幼儿的问题,还要利用引导性问题或者创设情境等手段,激发幼儿自己思索与探讨。教师可准备一些符合区域活动主题的图书、玩具、自然材料或者艺术材料,在活动期间通过提问或模仿演示来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探究。利用多种感官的材料,教师能促使幼儿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认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比如在艺术区活动中,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多种画画工具,让孩子在随意画画的时候体会到颜色的变化和画画的小技巧。老师观察着孩子画画的时候,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和反馈,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什么新的点子和想法。老师在使用材料时应注重材料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开放性的材料能激发孩子自发探究的兴致,让孩子不会局限于常规的玩法,鼓舞孩子从各种角度来认知和运用材料,如积木、拼图之类具有开放性的材料就很合适,让孩子任意组合并搭建,在此过程中培育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而所谓的可拓展性材料就是指在已有的活动基础上,老师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更高级别的挑战,借助这些可拓展性的材料引领孩子不断地加深和拓宽自身的思维。
三、提供个性化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要重视每一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幼儿个性化的教育。每位幼儿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水平以及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依据幼儿的不同需求,改变互动策略,保证每一个孩子在区域活动中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发展机会[4]。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并非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与支持者,通过对幼儿的深入了解,给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教师应该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短处,而且在互动时采用不同的支持手段,比如针对在某个方面比较擅长的孩子,教师可给予更多带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挖掘他们的潜能,助力其在区域活动中更好地展现自身的特长;而对于那些在某些方面存在困难的幼儿,教师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帮助,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此来协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应该落实到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比如教师根据幼儿的语言能力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教育方法;根据幼儿的社交需要安排一些小组合作的任务,帮助他们通过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全面发展。
四、促进互动反思,实现自我成长
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是互动之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成长,教师要观察记录并思考自己与幼儿互动的过程是否适宜幼儿,能否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可以定期与同事或家长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与观察心得,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师幼互动质量[5]。教师反思的重点是,怎样更好地支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发挥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思考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的探索空间是否足够,是否适时地给予引导,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与需求。反思时,教师能找出自身的优势与短处,进而改变教学策略,改进互动质量。教师在反思期间需重视幼儿的反馈情况,留意幼儿的反应和言语,了解他们如何思考,如何情绪化。在活动中,这些反馈能让教师察觉到教学中的不足,更好地理解幼儿的需求和喜好,调整自己的互动策略。如此一来就能持续改善师幼关系,反思并成长,教师能持续提升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五、结束语
综上可得,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属于幼儿园教育中不能被忽视的关键部分,通过创建良好的情感联系,营造丰富的教学氛围,重视个体差异以及不断地反省并改善自己,教师就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更好地推动幼儿全方位发展。幼儿园教育并非只是单纯的知识传输,它还是对幼儿性格、情感以及交际能力的塑造过程。执行这些互动策略,可以给幼儿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助力他们在探索中逐步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周吴悦.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与师幼互动优化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4, (18): 37-39.
[2]薛子成.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提升策略的研究 [J]. 文教资料,2024, (11): 112-115.
[3]吉春丽.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有效互动路径探索 [J]. 新班主任,2024, (14): 53-54.
[4]马艺萌. 中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调查研究——以 H 幼儿园为例[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 (05): 18-20.
[5]白怀莹. 观察视角下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问题审视 [J]. 家长, 2024, (12): 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