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分析
邱月娟
江苏建纬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5
1 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1.1 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首要决定因素。从基础施工到装饰装修,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检测可全面检验进场材料。例如,钢筋力学性能检测能确定其抗拉、屈服强度是否达标,避免因强度不足导致结构断裂;水泥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检测可保障混凝土结构强度。缺乏有效检测,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会埋下质量隐患,轻则引发裂缝、渗漏,重则导致结构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材料质量与施工安全密切相关,不合格材料可能在施工中引发意外。脚手架钢管、扣件若承载能力不达标,可能在作业时断裂坍塌,导致施工人员坠落;起重设备配件质量不合格,可能引发重物坠落事故。检测能及时发现隐患材料,阻止其进入施工环节,从源头上减少安全事故,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作业环境。
.3 控制建筑工程成本
建筑材料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 60%-70% ,有效的检测可控制成本,避免浪费与额外支出。一方面,检测能防止不合格材料误用。此类材料投入使用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引发返工维修,增加材料、人工和机械费用。例如,强度不足的混凝土浇筑梁体需拆除重建,会产生巨大额外支出。另一方面,检测可帮助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材料,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比不同厂家材料,选择性能优良且价格合理的产品,降低采购成本。
1.4 满足建筑工程环保要求
随着环保意识提升,建筑工程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直接影响工程是否达标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部分建筑材料会释放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并危害健康。检测可评估材料环保性能,确保有害物质含量符合标准。如检测装饰材料中人造板材、涂料的有害物质释放量,保证其在限值内;检测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和有害物质释放,使其符合环保与消防安全要求。
2 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
2.1 检测机构方面的问题
部分检测机构硬件设施落后,设备陈旧、精度不足,无法满足现代检测对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新型材料涌现时,部分机构未能及时引进相应检测设备和技术,导致无法准确检测。检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标准规范掌握不熟练,操作不规范易导致结果偏差。部分机构为追求利益,存在出具虚假报告、缩减流程等违规操作,影响行业公信力。
2.2 建筑材料市场方面的问题
建筑材料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商家为逐利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生产或销售不合格材料。这些材料价格低廉、以次充好,通过伪造质量证明文件流入市场。市场信息不对称严重,采购方难全面了解材料真实质量,只能依赖商家提供的可能含虚假信息的证明文件,易误购不合格材料。部分材料标识不规范,缺少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给检测带来困难。
2.3 检测监管方面的问题
监管体系不完善,涉及建设、质监、工商等多个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协调不畅,易出现监管重叠或空白。如材料生产与流通环节监管衔接不紧密,使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足,部分部门对检测机构和过程监管不严,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对检测机构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难以形成震慑,导致其敢于出具虚假报告。同时,对施工现场材料抽检频率和覆盖面不足,难以全面掌握质量状况,部分不合格材料可能侥幸通过监管。
3 改进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的策略
3.1 加强检测机构建设与管理
加强检测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是提高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关键。首先,要完善检测机构的硬件设施。检测机构应根据行业发展和检测工作的需要,及时更新和添置先进的检测设备,确保检测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满足检测标准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对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其次,要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熟悉掌握相关的检测标准、规范和检测方法,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建立健全检测人员考核制度,对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检测工作。同时,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严谨、公正、科学的工作态度,杜绝违规操作和出具虚假报告的行为。此外,要规范检测机构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检测流程管理制度、质量保证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确保检测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加强对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检测样品的采集、运输、储存、检测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规范建筑材料市场秩序
规范建筑材料市场秩序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生产许可制度,对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 质量保证体系等进行严格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不得从事生产活动。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从源头上保证材料质量。
其次,要加强对建筑材料流通环节的管理。 建立健全材料质量追溯体系,对材料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确保材料质量可 打击销售假冒伪劣材料、伪造质量证明文件等违法行为,对违法商 要加强建筑材料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建立统一的建筑材料信息平 企业信誉等信息,方便采购方查询和了解,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鼓励采购 供应商,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供应商提高材料质量。
3.3 强化检测监管力度
强化检测监管力度是保证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完善监管体系,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建立健全建筑材料检测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监管效率。
其次,要加大对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 对检测机构的日常 督检查和专项检查,对检测机构的检测流程、质量控制、报告出具等情况 理 ,包括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资质证书等,构成犯 构信用评价体系,对检测机构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和公 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监管。加大对施工现场材料的抽检频 材料,要进行重点抽检。对抽检不合格的材料,要责令立即停止使用 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结语
建筑材料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阀”,其重要性贯穿工程全周期。面对检测机构、市场、监管等层面的问题,需通过强化机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监管力度等综合措施系统解决。只有构建科学完善的检测体系,才能从源头遏制质量隐患,保障工程安全可靠、成本可控、环保达标,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推动建造领域向更高质量、更优效益迈进。
参考文献
[1]韩东,邹屹立,王喜.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价值工程,2024,43(29):149-151.
[2]杨明.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分析[J].居舍,2024,(30):14-16.
[3]王建忠.建筑工程中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19):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