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如何对行政事业单位食堂进行审计监督

作者

满圆圆

兴安盟审计局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137400

近年来,为满足经济发展和反腐倡廉需求,行政事业单位推进食堂等非独立核算单位建设,其在改善职工生活、降低费用上作用显著,相关支出占部门预算较大比重。但此类单位存在制度不健全、成本控制弱、违规操作等问题,甚至成为转移费用、滥发补贴、私设“ 小金库” 的风险点。因此,加强审计对廉政风险防控至关重要。本文以食堂为例,探讨相关审计监督方法。

一、关注食堂经营管理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食堂经营管理模式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单位自办自管,按“ 非营利性” 要求自主经营,由本单位工作人员兼职管理食堂事务,负责食材采购、存货保管、外聘厨师等。二类是外包经营,将食堂业务租给经营商户为职工提供就餐服务,签订规范合同明确权益责任,合理确定服务期限并按期结算费用。对于外包经营模式,需关注外包金额是否达政府集中采购限额标准,达标准时单位是否履行政府采购手续,未达标准时单位选定外包商的方式、是否执行“ 三重一大” 决策制度、有无指定外包商等不透明行为,查看外包费是否按期交纳、有无少交欠交情况,此外还需查看外包合同,有无约定“ 自负盈亏” 却以补充协议额外补贴食堂承包人的情况。

二、关注食堂财务核算方式

根据现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相关规定的要求,食堂账务应与行政账务统一核算,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食堂收支实行内部核算办法,应并入单位行政账务统一核算。

三、关注用于食堂支出的资金来源

单位内部食堂,无论自办还是外包,都需经费支持。部分单位未收或少量收取职工餐费,食堂费用全由或大部分由财政资金支付,需关注是否挪用专项资金;部分单位收取职工餐费,要关注餐费管理情况,包括收取是否真实,“ 一卡通” 充值时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未分离、违规收押金、截留挪用充值资金等问题。

案例 1 在对某单位实施审计时发现,该单位 2020 年支出食材采购费38 万元,按长期用餐人员45 人计算(其中:长期入住供养人员为15 人、职工 30 人),平均每人每月约 710.49 元,该单位当年收取职工用餐费为1.07 万元,平均每人每月约 29.00 元。存在职工挤占集中供养人员餐费情况。

四、关注食堂费用支出情况

(一)采购是否真实:一是可以对全年的食堂大型支出进行筛选,查看是否在短时间内(关注年初、年末和节假日)进行了大额采购,筛选出部分大额采购到供货商进行核实;二是将账面支出与实际库存进行核对,是否存在虚列支出的情况。

案例2 在对某单位实施审计时发现,该单位已列支粮油款6.96 万元,实际当时并未取回粮油(无任何协议约定粮油取回时间)2021 年 1 月至 7月,已取回2.46 万元粮油,还有4.50 万元粮油未取回。

(二)采购支出是否异常:一是查看采购价格是否异常,关注食堂主要食材如面条、大米、食油采购价与市场价差异,若高出正常价格 50% 以上,需进一步核实原因。二是查看食堂水电费、人员工资支出是否偏高,若人员支出偏高,可通过实地查看、抽查考勤记录、找人谈话等方式,判断是否存在虚报人员工资套取资金情况;同时从绩效审计方面,关注是否存在雇佣人员过多或福利待遇偏高问题,因食堂工作人员多为内部推荐或介绍,易出现人事“ 浮肿” 情况。

(三)采购明细是否合规:查看食堂采购明细是否齐全,是否存在白条入账的情况,采购明细中是否有高档佳肴、烟酒及其他超范围的支出,可能存在在食堂支出中隐匿超范围支出的情况,如通过食堂违规发放福利、津补贴。

(四)人均餐费是否异常:根据全年的全部伙食费支出金额、就餐人数次数测算出每人每顿餐的费用,再可计算全年购买米、面、油、肉、蛋的总重量(kg)测算每人每餐的用量,看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偏高,存在虚列支出、套取资金、损失浪费的可能。

案例3 在对某单位食堂审计时,通过测算每人每餐食用2.52 斤的米面肉蛋,严重超出成年人常规食量标准,根据调查成年人正常人饭量约为每日2-3 斤左右。

(五)往来款是否异常:查看食堂费用支出方面容易忽略往来款,一般较大单位与定点采购商往来较多,需引起关注,是否存在未及时冲销往来款导致长期挂账情况,可能形成坏账,是否存在预付款过多存在资金流失风险情况等。

案例 4 在对某单位实施审计时发现某单位预付给一家小型超市 10 万元食材采购款,存在财政资金流失风险。

五、关注食堂整体运营管理情况

(一)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先全面了解食堂是否建立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民主监督、财务管理等基本制度,以此初步判断食堂管理规范性和风险程度,如:是否建立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是否建立物资入库和领用台账制度,是否建立公务接待台账制度,是否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等。走访食堂库房、操作间、办公室,现场查看物资采购领用台账等资料,与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制度执行情况,如:采购人、验收人、保管人都是如何进行执行制度的,进一步验证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存货的保存和管理是否符合规定。查看物资入库和领用台账并实地盘点库存,查看实有库存是否与台账一致,整体查看存货消耗是否合理,看食材是否有非正常的报废与损耗过快的现象,盐、味精、酱油等低值易耗品消耗量是否合理。可以对比某一段时间购买的食材和菜单,查看是否相符,如果异常需进一步核实。

(三)食堂就餐管理是否规范。查看食堂就餐记录,是否登记齐全,对于有收银的食堂要根据收银方式来确定审计方式,通过查看食堂就餐记录、消费券台账、充值记录等看食堂就餐制度、充值制度执行情况,有无特殊卡券、现金收银、飞单的情况。同时通过审阅和现场观察、重新计算,必要时借助计算机审计。

六、关注食堂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

(一)查看食堂购置资产明细。对入账的资产购置明细进行查看,看采购金额是否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并履行政府采购手续,具体明细中是否均为食堂所需的资产,是否存在以食堂名义购置其他资产、回避政府采购问题。实地抽查盘点食堂固定资产,购置的资产是否在食堂使用管理,是否存在有账无实的情况,是否存在购置大家电、大批量的厨具餐具未增加单位资产的情况。

(二)查看食堂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

一是从账面查看食堂资产是否对外出租,若出租是否按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国有资产规定履行手续,如《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行政单位拟对外出租、出借国有资产须事先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出租、出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出租等应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此外,还要关注资产处置是否合规,有无违规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

二是实地查看食堂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查看资产是否正常使用,有无资产闲置情况,是否存在房屋对外出租、出借而未履行程序的情况。

案例 6 在对某单位实施审计时,账面上显示该单位的一处房屋的第 5层已整体出租给A 单位,并按时收取了租金,审计人员实地查看房屋出租情况时发现,A 单位实际也在使用该房产的第 6 层,经过调查了解为该单位口头同意A 单位使用第6 层,并未签订出租合同、收取租金。存在违规出租、未收取租金的情况。

三是查看食堂设备维修情况,有无多次维修的情况,需进一步查实是否存在虚假维修、套取资金的情况。如果食堂设备每年大修理维护费用以及日常修理费用在总支出中占很大比重,食堂应注重规范管理,节约开支,降低成本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