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师资队伍建设中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探究
付大辉
依安县第一中学
【正文】伴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教师队伍的素质与稳定性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学校中担任重要角色。而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决定了教师队伍的高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水平,促进教师队伍的持续建设与发展。
一、多元激励方式相结合
科学的激励方式往往是建设教师队伍的必要途径。它强调制定激励方式必须要具有全面性与针对性,不仅做到覆盖教师的物质、精神需求,同时还能够有的放矢,做到具备针对性,真正激发教师潜在的发展动机,培养长久持续的自觉提升习惯。首先,在物质激励方面,不仅需要涉及到教师的基础工资与绩效水平,还应当设置相应的激励津贴。除此之外,非现金形式的物质激励如办公环境的改善、体检、节日福利等方面的给予,同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教师眼前困境,满足教师的享受型消费需求。其次,在精神激励方面,学校内可设置表现型激励与过程性激励。表现型激励则是教师参与相关比赛后,获得相关表彰与荣誉;过程性表彰则是学校根据教师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表现,颁发“ 优秀班主任” “ 育人标兵” 等相关荣誉,让教师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得到尊重,能够激励教师在培养班级方面争取进步与发展,担任好祖国园丁这一角色。最后,学校鼓励教师深耕科研,挖掘教育新方向,鼓励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讲座等,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
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实施激励的基础支撑。教师评价体系必须包含具体明确的标准,多元化的评价条例,才能够准确、专业的评估教师的能力发展。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不能仅局限于学校以及教师群体,还应当扩展到学生、家长层面。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够做到积极准确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发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认真对接家长的作用。这彰显着家长与学生的评价同样深刻反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处理师生、家校关系的能力,更能衡量一位教师是否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是否符合综合成长的标准。评价体系科学化,要关注教师最终的教学成绩,还要重视教师在科研、实践以及体艺方面的多项能力,这位教师是否给予足够的关注给学生。这样在从多角度评估教师的能力。评价视角综合化。教学成绩、科研产出以及学生的学业进步等结果是衡量教师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在评价中不能忽略的是过程同样重要,因为它涵盖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堂管理以及反思总结等各个环节,能够激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益求精,不断探索更为优化的教学手段。
三、制定长远的激励规划
激励机制的构建需要教师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引导教师队伍能够坚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育人能力。这提示着应设定较为清晰的阶段性激励目标,并做好阶段性保障的必要投入,保障激励的长远性。对于刚刚入职的新教师,可重点激励他们将理论化为实践,从新手教师向熟练教师不断转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研会,专业培训;对于就职有一段时间的教师,应当鼓励他们钻研自身教学水平,不断形成个人的教学授课风格,实现从熟练教师向成熟教师的转变;对于资深教师,应当激励他们成为教学核心骨干,向年轻教师传授教法,支持他们不断探索深入,形成系统化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使其成为学科教学的一面旗帜,代表学校学科的核心水平与能力。同时,长远的激励计划离不开学校对于物质、精神方面的支持,设立名家工作室、开展专题研讨会等活动,汇聚教师智慧,打造学校特色精品课程。在开展长期激励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教育风向,依据学生实际水平,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不断优化优化激励措施,保持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
四、营造良好的激励文化氛围
良好的激励文化氛围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与创造力,推动整体高中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价值观层面,学校应梳理正确的价值观与价值理念,积极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融入到学校各个方面之中,如日常管理、教学实践以及师生互动建设多个板块,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让教师在日常能够深刻感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激励文化的熏陶下,教师能够将价值观念自觉践行到教学实践当中,形成激励机制的有效反馈。相互学习,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同样重要,这能引导教师自觉遵循职业道德,鼓舞教师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间接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也是营造激励文化氛围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如开展户外踏青、团建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引导教师放松身心,缓解自身的工作压力,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为双方解决教学上的困难搭建桥梁。学校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教师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以及教育教学信息,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成果,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师建议和指导,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
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需要基于坚实的物质与精神支撑,并依托长期的激励计划,受激励文化氛围的影响,这样教师才能在尊重、信任、协作的环境中,获得教师价值与成就感,激发教师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以教师个人成长推动学校育人质量的持续提升,最终实现教师群体、学生个人以及学校整体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良.基于发展性视角的高中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策略[J].辽宁教育,2024,(14):79-82.
[2] 孙蕾. 运用激励机制管理高中教师的行动研究[D]. 西南大学,2021.DOI:10.27684/d.cnki.gxndx.2021.00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