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有企业党建引领生产经营效能提升路径探索

作者

李玲

山西省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6

   

引言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和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技术变革和全球产业链重塑等挑战,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课题。传统党建多聚焦政治教育,如何将党建转化为企业治理与生产经营效能,是新时代党建创新的重要方向。一些国有企业通过党建引领改革、技术创新和风险防控,显著提升了竞争力;但部分企业党建与业务脱节,形式化严重,影响实效。因此,深入探索党建引领生产经营效能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国有企业党建引领生产经营效能的现实基础

党建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效能,源于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和组织优势。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发展指明方向。在市场不确定、技术快速更新和国际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党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员工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强大组织动能。党组织通过制度建设,将党的领导融入治理结构,如建立党委会前置重大决策机制,确保战略规划、投资和风险防控始终坚持政治方向。此外,党组织还在企业文化塑造、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上发挥独特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为企业稳健运营和高效发展提供保障。

二、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治理提升管理效能的路径

党建与企业治理融合不仅体现在政治引领,更直接影响管理流程和运营机制。首先,建立党建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实现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齐抓共管,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其次,党建引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党组织敏锐识别潜在风险,加强对重大项目和关键岗位的廉洁风险防控,保障合规稳健运营。党组织推动民主决策,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决策科学性,减少盲区。同时,党建促进管理创新,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先锋队,激励员工在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和流程优化中发挥先锋作用,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党建深度融入治理不仅提升管理效能,还增强执行力和凝聚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思想引领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推动战略目标达成

思想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凝聚发展共识、统一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在企业快速发展、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党组织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首先,通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企业发展的思想武器。企业党员干部和广大员工在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对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企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其次,思想引领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转变“要我干”为“我要干”。通过开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红色引擎项目、主题党日活动,党组织将思想动员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形成党建工作促进生产经营、生产经营反哺党建工作的良性循环。此外,党组织通过加强对企业使命愿景的宣传,将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绑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加速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作风建设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释放发展新动能

作风建设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而人才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国有企业党组织通过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能够有效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工作氛围。一方面,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行稳致远。通过深化“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制度执行,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带动全体员工形成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党组织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施党员骨干人才计划、建立党员创新工作室、开展青年党员成长工程,系统培养政治过硬、专业扎实、作风优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特别是在关键技术攻关、生产工艺改进、市场开拓等领域,党组织引导人才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践证明,作风建设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增强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韧性与竞争力。

五、党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取得了诸多创新实践成果。部分企业通过打造“红色引擎”项目,将党建工作融入到生产一线,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设立党员先锋岗,带动全员攻坚克难,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通过实施“党建 + 安全”“党建 + 创新”“党建 + 服务”等模式,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各项核心业务之中,实现了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双促双融。此外,依托数字化转型,部分企业建设了“智慧党建”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远程协同等技术手段,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同时实现了党建数据与生产经营数据的互通共享,为企业的精准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更重要的是,党建工作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在绿色发展、公益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作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可以预见,随着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必将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能的发展。

结论

总体来看,国有企业党建引领生产经营效能提升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更是一种管理创新和发展动力。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管理效能和竞争实力。实践证明,党建工作不是企业发展的“软指标”,而是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面对未来,国有企业应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完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管理优势和发展优势。通过这一路径,国有企业不仅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能够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加坚实的国企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哲 , 邓少华 , 赵邦宏 . 国有企业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 [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06):81-90.

[2] 冯静 . 新时代西藏国有企业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 与 实 践 路 径 [J]. 西 部 学 刊 ,2025,(11):9-12.DOI:10.16721/j.cnki.cn61-1487/c.2025.11.020.

[3] 刘欣 . 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探析 [J]. 四川劳动保障 ,2024,(12):106-107.

[4] 孙晓晖 , 苏沛钰 . 非公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双促双融难题及破解——基于实证研究 [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25(06):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