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音乐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作者

黄聪

咸安区向阳湖镇广东畈小学 437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音乐作业创新设计,分析了项目学习在音乐作业中的优势,提出了作业设计的策略,通过湘艺版教材中的具体案例展示了实施效果,研究表明,项目学习能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项目学习;小学音乐;作业创新设计;湘艺版教材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与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小学音乐作业侧重于机械式的重复练习,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所以探索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音乐作业创新设计对于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学习在音乐作业中的优势

(一)激发兴趣

项目学习通过将学习内容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限,让学生在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对于音乐作业而言这意味着学生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音符和乐理知识,而是有机会参与到音乐创作、演奏或音乐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究中去,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积极和充满活力。

(二)培养能力

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进行资料收集、问题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的设计等环节,这极大地促进了他们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由于许多项目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变得不可或缺,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创新思维寻找新的方法和技术,对于音乐作业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音乐技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尝试新事物实现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促进全面发展

项目学习更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音乐作业的框架下实施项目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艺术才华和个人特色的平台,让他们在追求音乐梦想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体验,通过深入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项目学习往往涉及到社会服务或公共宣传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思考自身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项目学习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音乐作业创新设计策略

(一)确定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的选择应紧密围绕音乐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考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可以选择与节日庆典、民族文化、环境保护等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文化的魅力。

(二)设计项目任务

项目任务应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比如让学生根据项目主题创作一首歌曲;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简易乐器并尝试演奏自己制作的乐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排一部音乐短剧,通过表演来展示音乐与戏剧的结合。

(三)实施项目过程

1.自主探究: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请教老师等方式自主探究项目相关知识。

2.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实践操作: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进自己的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创作才华;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五、湘艺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基于项目学习的作业设计案例

(一)案例背景

以湘艺版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为例,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其中《勇敢的鄂伦春》一课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音乐表现元素,适合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作业设计。

(二)项目主题与目标

1.项目主题:探索鄂伦春民族文化,创作鄂伦春风格的音乐作品。

2.项目目标:

(1)了解鄂伦春民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掌握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项目任务与实施过程

1.任务一——了解鄂伦春民族文化: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鄂伦春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音乐特点,小组讨论分享所收集到的信息,加深对鄂伦春民族文化的认识。

2.任务二——学习鄂伦春民族歌曲:教师教授《勇敢的鄂伦春》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鄂伦春民族的音乐风格,学生通过跟唱、模仿等方式学习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任务三——创作鄂伦春风格的音乐作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的鄂伦春民族音乐特点和创作技巧创作一首具有鄂伦春风格的歌曲或乐曲,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确定歌曲的主题、旋律、节奏和歌词等内容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任务四——成果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各小组表演自己创作的鄂伦春风格音乐作品,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表演等方面以及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

(四)案例效果与反思

1.案例效果

学生通过项目学习深入了解了鄂伦春民族文化,掌握了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能够自主创作出具有鄂伦春风格的音乐作品,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激发,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

2.案例反思

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在音乐创作方面遇到了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成果展示环节可以更加多样化以更全面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未来的项目学习中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将鄂伦春民族文化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论:

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音乐作业创新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确定项目主题、设计项目任务、实施项目过程和展示与评价等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湘艺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案例也充分证明了项目学习在音乐作业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武雯静.小学音乐项目式学习探索——以"京剧大文化"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 2024(9).

[2] 温佳佳.在线项目化学习:小学音乐课堂的"新样态"[J].科普童话, 2024:78-80.

[3] 刘亚平.项目化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琴童, 20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