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

石丽娜

和田市浙江中学 848000

引言: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法治观念以及公民意识的重要载体,其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转变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将情境化教学融入进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境与课堂知识有效地融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还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从而更好的提高知识的应用价值。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悟道德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通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将给与情境化学法有效的融合起来,这样可以更好的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生活与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合起来,通过选取生活中的案例、模拟生活情境以及组织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还能更好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此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模拟生活的情境,可以借助一些图片和视频让情景更加真实,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到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可以让学生观察到人们主动排队进行安全检查,人们在公共场所中保持安静,行人、自行车、机动车等车辆是各行其道,是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上面的图片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秩序?如果生活中没有社会秩序会怎么样?让学生带着去思考这节课的内容。最后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探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做到何时何地都要遵守规则,将这一道德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创设法治情境,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在开展课程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将情境化教学法融入进来,通过为学生创设法治的情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基本的法律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强化法治意识 [2]。此外,教师为了更好的让法治情境更加真实,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生活中的一些法治案例以及为学生模拟法庭的审判活动,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让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做守法的公民》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要先向学生讲述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不该做什么。随后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的一些法律性文件,通过播放法庭模拟视频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犯罪案例,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善用法律,样才能让学生深入的认识到法律的作用与价值,可以让学生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从而更好的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以及法律素养。

三、创设冲突情境,培养学生道德思维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展开教学,教师就可以将情境化教学法与小组合作有效的融合起来,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从而更好的拓宽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时候,通过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开展讨论,教师这时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以及开阔眼界。此外,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对于同一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情境化教学融入进去,这样不仅可以创新课堂的组织形式,还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这一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的学习知识,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法治意识。此外,教师可以将多种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有效的融合,这样可以让情景更加真实以及生动,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立坤. 整合道德与法治课程 打造立德树人的立体教育环境:青岛基隆路小学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经验介绍[J]. 文理导航,2021(9):77-78.

[2] 焦清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探讨 [J]. 天津教育,2021(2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