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能源汽车技术背景下技工学校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孙伟兵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甘肃兰州 730314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绿色发展战略的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方向。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交通工具的能源形式与运行机制,也对行业技能需求提出了全新要求。传统交通运输专业以燃油动力与机械维护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已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现实。技工学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教育改革必须与产业变革同步推进。新时代下,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改革既是应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技工教育质量、服务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本文将立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背景,分析交通运输专业改革的现实动因与核心方向,提出教学改革的系统路径,以期为技工学校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新要求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首先,在能源结构方面,电动化已成为主要趋势,动力电池、电机与电控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内燃机维修技能的重要性下降,而高压电安全、智能控制与能量管理等新技能成为必备。其次,在车辆运行方面,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与智能监控系统逐渐普及,推动了交通运输专业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知识的需求。再次,在运维模式方面,新能源汽车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制造、检测、维修、回收等环节,要求从业者具备系统化的专业能力。最后,绿色环保理念深入行业,维修与运输人才必须掌握节能环保技术与规范。

二、技工学校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侧重于发动机原理、机械构造与燃油系统维护等内容,这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存在明显脱节。一方面,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岗位要求,影响就业质量。另一方面,技工学校办学效能与行业贡献度也受到制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顺应产业转型,提升人才适配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大量掌握新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根本途径。第二,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增强学校竞争力。通过改革,技工学校能够形成专业特色,提高社会认可度与行业影响力。第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选择,技工教育必须承担起人才供给的责任,确保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内容更新

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首先,应在课程结构上实现传统知识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保留机械原理、交通法规等基础课程的同时,增加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如动力电池管理、驱动电机技术、高压安全操作、智能网联系统等。其次,课程内容应注重模块化与层次化。通过设置基础模块、核心模块与拓展模块,既满足学生掌握必备技能的需求,也提供深入学习前沿技术的空间。再次,强调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课程体系应保持开放性,定期根据产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最后,加强综合素养课程的建设,将环保意识、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等纳入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技能之外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

四、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为适应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复杂性与实践性,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创新。首先,应广泛采用项目化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将企业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其次,应积极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虚拟仿真平台、智能实验室和在线课程资源,提升教学的互动性与直观性。再次,应推动线上与线下融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与学习灵活性。最后,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合作与创新,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与学习动力。

五、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的深化

实践教学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首先,应建设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实训基地,配置动力电池检测平台、电机维修实验台和高压安全操作系统,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训练。其次,应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开展顶岗实习、订单班和校企共建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实际工作流程。再次,应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堂 + 车间 + 项目”的形式,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最后,应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既要有专业教师掌握理论教学,又要有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参与指导,形成互补的教学力量。

结论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行格局,也为技工学校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课程体系需要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进行重构,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动力电池、电机控制、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教学模式上,重视课堂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探索项目驱动、情境模拟与线上线下结合的多样化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综合能力。实践教学应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校企合作的深化是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保障,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和共享师资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与产业前沿紧密衔接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伟 . 新能源汽车背景下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1(12): 45-50.

[2] 李华 . 技工学校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J]. 职业教育研究 ,2022(8): 67-73.

[3] 王芳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J]. 教育与职业 , 2023(4): 82-88.

孙伟兵 1993 年11 月 男 籍贯:甘肃 民族:汉族 学历:本科职称:助理讲师 职务:教师 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邮编:单位:甘肃北方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