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

作者

朱贤俊

河源理工学校 广东省河源市 517000

引言

“红色革命精神”,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广大民众一起创造、一起培养、一起形成的一种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的历史内涵十分丰富,对人们的心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将红色革命精神运用到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是提升教育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途径。因为它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相一致,有助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要将红色革命精神融入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从而构建一套以红色文化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一、红色文化融入中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认同

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群体,新时代中职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其是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国家未来发展。中职学生唯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认同,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在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路途上奋勇向前。中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受年龄、社会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再加上他们三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西方腐朽思想影响。而红色文化经过百年沉淀,蕴含共产党人英勇顽强、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等优质品质,通过思政教育弘扬老一辈的精神品质对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二)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中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方向、崇高理想信念的必修课。将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家国情怀以及革命道路的智慧力量渗透于中职学生思政教育中,通过引导中职学生感受党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故事,解读革命历史,用生动鲜活的红色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来之不易,能够更好地坚定其政治信仰,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总之,中职院校要依托思政教育讴歌英雄先烈、弘扬红色文化,借助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如奋斗精神、牺牲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忠诚精神等。这些精神有着非常强的感染力,对中职院校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内容多、题材丰富,但受多种因素限制,有些红色文化资源并未挖掘出来。为更好地推动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中职院校可与学校所在地相关部门合作,充分挖掘本土蕴藏的红色文化。一方面,中职院校可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搜寻鲜为人知的红色文化资源,并将这部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可使用的思政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学中。同时,要避免不确定的红色文化资源进入思政课堂的情况,保证所传授的红色文化清晰、准确,能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要对本地现有的红色文化进行归纳和整理,充分挖掘其内涵与价值,并与思政教育内容相融合传递给学生。针对有些红色文化资源存在内容不完整的情况,学校可组织教师进行补充,并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以增强红色文化的魅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使其产生民族自豪感,树立为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学习的理想。可见,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结合需要中职院校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有效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来弘扬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程的高质量融合。

(二)构建红色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首先,要加强对学校“红色革命精神”的培育,要实现最高水准的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全方位的协调与配合。其次,在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中引入红色革命精神的内涵,根据学校的特点,引入红色革命精神的教育资源,从而提升学校的精神面貌,突出红色革命精神在学校中的教育功能。第三,在学校的思政课实践研学基地,加强对红色革命精神的培养。近几年来,各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纷纷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学生、教师、学生、教师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基地。在职业教育中,将“红色革命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中,必须建设好“研学基地”。在研学基地的构建过程中,要有目标地将红色革命精神的内容融合进去。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一个三维的红色革命精神体验馆,让同学们在周围接受熏陶和洗礼。要大力建设学校的校外红色实践基地,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红色之旅’,让学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此外,还应制定健全的实习评价制度,“在学校外面的红色革命文化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不能走个过场,严重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要建立一个评价制度,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完成实际的作业,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研学之中。“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来组织、来实施。”

(三)丰富红色主题文化融入形式

在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时,如果教师采取简单的讲述或灌输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并缺乏参与积极性,削弱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效果。为此,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学校思政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专业背景,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保证学生在不同时期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滋养。另外,红色主题文化活动还应契合现代中学生的特点和成长需求,并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吻合。例如,中职院校可定期举办“讲述红色故事”“阅读红色家书”“演唱红色歌曲”和“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切体会到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学校还可根据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举办如“纪念五四运动”“重走长征路”以及“抗联路回忆”等特色主题活动。多样化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可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有效启发和教育学生的同时,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束语

红色文化在中职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作用,中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将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伟大品质等优质内容传递给学生,不仅要将红色文化渗透于思政课、课程思政之中,还要通过“潜移默化法”“典型示范法”“实践体验式”发挥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让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责融入中职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 方艳蕊 .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06):105-108.

[2] 孙雯雯 .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中职院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39(11):55-57.

[3] 丁路遥 .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39(11):96-100.

[4] 钱龙飞 . 红色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36(1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