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擘画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姚广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州城街道办事处 山东泰安 271506
一、引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走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因此,深入研究农业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探讨科技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种业方面,一系列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例如,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我国的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率逐年提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
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导致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二、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发展。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现象较为突出,许多科研成果未能及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此外农业发展也面临具体矛盾。一、需求刚性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50 年全球粮食需增产 60% 以满足 90 亿人口需求;二、资源约束加剧:耕地退化、水资源短缺与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凸显;三、气候风险升级: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减产频发。
三、科技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
( 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科技创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通过传感器、无人机等设备,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了精准施肥、精准灌溉,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智能化农机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如自动驾驶拖拉机、智能收割机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
( 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科技创新有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方面,通过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等手段,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耐逆境的优良品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可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了解农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等信息,增强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心。
(三)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例如,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养殖等模式,实现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土壤改良、湿地保护等,有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四、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一)跨学科技术应用不足
现如今,高新技术产品层出不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将高新技术引用到农业发展中的短板较大,在技
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迫切需求,例如如何使用图像识别技术精准预测农作物干旱、农虫害问题将农作物问题的防治是一重大突破。
(二)专业科技人才短缺
农业科技人才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等。同时,由于农业科研工作条件艰苦、待遇较低,导致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三)体制机制不完善
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部门之间协调不畅等问题,导致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研究现象较为严重。此外,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不合理,注重论文发表和奖项获得,忽视了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技术研发支持力度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提高财政资金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占比。同时,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高新技术引用到农业发展中,例如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无人机遥感、卫星监测,实现采集土壤墒情、气象、作物长势等数据;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AI 算法,进行数据建模、病虫害识别、产量预测;通过智能农机、自动灌溉系统、变量施肥设备,按需执行农事操作,促进现代科技与农业相互融合的新局面。
(二)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政府和高校应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改善农业科研工作条件,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此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人才和技术。
(三)完善体制机制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对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整合科技资源,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注重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结论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挑战。为了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我们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中的作用,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部分):
[1] 张树猛 . 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J]. 山西农经 ,2025,(13):64-66+73.
[2] 陆发达 .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山西农经,2025,(13):61-63.
[3] 李霞 . 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及实现路径 [J]. 中国农业会计 ,2025,35(13):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