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利用节庆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施小华
平潭富春城幼儿园 350400
前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信息技术、统计学持续发展和融合后的产物,主要强调对人类智能进行模仿、延伸,以实现对人类工作的替代或半替代,改善有关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学前教育工作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较为常见,从综合教育的角度出发,节庆活动可以提升幼儿教育内容丰富性、实现思路拓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1]。设法应用人工智能、融合节庆活动,共同服务幼儿自主性发展也因此得到关注,分析其具体工作策略,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幼儿自主性发展内容与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
1.1 幼儿自主性发展内容
幼儿自主性发展内容较为多样,可从共性角度出发,将其归纳为四个部分,即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自我探索。自我依靠阶段,幼儿不再片面依赖师长、伙伴,可以在自我指导的思路下完成学习、游戏,展现出较强的成长独立性。自我主张是对自我依靠的延伸,关注幼儿有意识地对个人成长进行管理,以更强的独立性为基础,提出观点、组织活动等。随着幼儿自我主张能力提升,其可以进一步成长,进入自我控制阶段。自我控制阶段,幼儿能够更主观地进行管理,分析个人成长、活动情况,控制游戏和学习进程等等。自我探索阶段则是幼儿自主成长的高级阶段,该阶段内,幼儿可以在现有认知基础上,以求知欲为线索,寻求更多成长突破,为其后续成长、长期成长打下基础[2]。
1.2 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
人工智能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积极影响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可以作为基础技术,实现与其他要素的融合,提升其实用效益。二是人工智能集成水平高,可重构各类内容,集中、结构化呈现给幼儿。三是人工智能标准化水平较高,应用门槛较低,便捷易用。人工智能技术下,工作人员可以化用各类节庆活动有关信息,形成动画、短视频等,集中将节庆信息提供给幼儿。幼儿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即可完成相关资源的采集、整合和呈现,也可以通过浏览、下载网络资源的方式服务教学,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有效促进幼儿成长[3]。
2. 人工智能背景下利用节庆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策略
2.1 搭建工作平台
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节庆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需要首先搭建完善的工作平台,该工作的重点在于选取性能可靠的工作系统,完成各要素的关联。
工作系统建设方面,建议幼儿园选取性能可靠的计算机以及硬件设备,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基础平台 [4]。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处理大量信息,还应加强网络管理,以 5G 网络为首选建设承载网。平台关联要素包括四大类,即教务人员、幼儿、数据库以及远程主体(如幼儿家庭)。其中数据库管理为关键,建议各幼儿园加强节庆活动有关信息的采集、加工,将其录入数据库中备用,如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视频、文字、图像等,初步采集完成后,利用智能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可以直接服务教学的各类结构化资源,以备使用。
2.2 针对性组织技术运用
节庆活动的积极价值体现在线上、线下等多个环节,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对人工智能技术、节庆活动的内在关联进行挖掘,针对性组织技术运用,服务幼儿自主性发展。
幼儿园可以加强节庆期间的活动组织,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等,幼儿园首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端午节有关的信息、习俗等进行加工,整合为一个结构化视频较高的短视频,提供给学生。之后鼓励学生根据视频内容,独立进行与端午节有关活动、游戏的组织,教师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游戏、活动情况,只做必要干预(如游戏安全),对游戏内容、方式、过程不做其他干预,由幼儿借助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对端午节活动和游戏进行控制、安排,提升其个人成长质量。儿童节期间,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提供其他国家、地区的幼儿活动方式,引导园内幼儿加以思考,根据思考所获模拟游戏内容,进行户外、室内各类活动,提升幼儿自我依赖、探索方面的能力,发挥其主动性,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2.3 多元素联动
节庆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这与其文化内涵有关,也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其积极价值,发挥教育作用,可尝试与其他元素的联动。
如家园联动、社区联动、文化组织联动等。家园联动方面,通常幼儿园在节庆期间不再组织授课,幼儿可能在节前于园内参与活动,并于节庆期间、节后继续进行学习。学校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幼儿的学习特点、节庆活动有关资源等进行整理,统一提供给幼儿家长,请家长在幼儿居家期间加以利用,继续服务其成长 [5]。如重阳节有关活动组织完成、幼儿返家后,幼儿园可与幼儿家长沟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备,检索更多有关重阳节的信息,鼓励幼儿根据园内所学、检索所获信息,组织家庭成员进行集体性游戏。通过家园之间的联动搭建合作机制,培育幼儿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自我探索等方面的能力。
文化组织与幼儿园的联动更关注规范性,可由本地文化管理部门、博物馆与教育部门、幼儿园进行合作,拟定联动计划,逐步组织实时。如端午节期间,带领幼儿参与节日活动、进入博物馆参观,引导其在自我控制、自我探索思路下,主动设计游戏、群体活动,进行文化要素和个人成长的关联,也可以由文化组织提供辅助,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提供各类动画、视频资源,提升幼儿对端午假有关知识的探索兴趣,提升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能力。
2.4 发展评价
未来工作中,为了解人工智能、节庆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效果,还应采用周期评价的方式进行分析。从幼儿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自我探索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其成长情况,对人工智能、节庆活动的应用态势进行分析,结合评价结果了解工作优劣势,做经验推广、问题处理,服务幼儿成长。
结论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背景下,可尝试利用现代技术以及节庆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为其成长提供综合支持。从共性要求上看,幼儿自主性发展关注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自我探索等内容。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积极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可在该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节庆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实际工作中则应关注工作平台建设、技术的针对性运用,同时从多元素联动角度出发,切实提升技术应用实效,为幼儿成长、发展提供更多服务。
参考文献
[1] 汪田田 . 幼儿自主性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探索 [J]. 教育视界 , 2025, (11): 8- 11.
[2] 郑小丽 . 儿童视角下“ 我的” 课程构建: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园本实践 [J]. 基础教育论坛 , 2025, (S1): 189- 190.
[3] 李蕾 , 毛鸣明 , 夏晓艳 . 信息技术赋能幼儿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实践探索 [J]. 安徽教育科研 , 2025, (13): 105- 107.
[4] 王思积 , 毛阳涛 , 崔文莱 , 等 .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我国幼儿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 2024, 42 (06): 62- 69+ 96.
[5] 高璐 . 探讨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素质发展的措施[J]. 教育界 , 2024, (22): 119- 121.
本文系 2024 年度平潭综合实验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节庆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Pt202455)重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