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图书馆助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
刘为民 张艳华 武瑞原 苏云祥 闫伟杰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邢台医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教育部于2020 年5 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科、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之中,这是国家推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战略性举措 [1]。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课程思政已成为各类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议题。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更要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书馆作为职业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文化育人阵地,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专业的服务团队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具备独特的课程思政教育优势。深入探索职业院校图书馆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对于充分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丰富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和手段、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职业院校图书馆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优势
1.1 资源优势
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为开展课程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职业院校图书馆收藏了大量涵盖各专业领域的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文献,以及丰富的电子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包含专业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相关内容,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许多职业院校图书馆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地方文化,建设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资源,如地方产业发展文献库、校企合作案例库等。这些特色资源能够紧密联系职业教育实际,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对本土文化和职业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2]。
1.2 空间优势
图书馆拥有宽敞明亮、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学习思政相关文献,能够更专注地思考和感悟,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效果;除传统的借阅区外,职业院校图书馆还设有研讨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多样化的功能空间。这些空间可以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举办思政主题讲座和研讨会等提供场地支持,为师生创造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促进思政教育的深入开展。
1.3 服务优势
图书馆拥有专业的馆员队伍,他们具备扎实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方法。通过培训和学习,馆员能够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并为师生提供精准的资源推荐与信息服务,助力课程思政教学的备课和学习;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学生的阅读行为和学习需求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推送与之相关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思政教育的精准推送,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关注度和接受度。
2 职业院校图书馆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
2.1 馆员思政素养有待提高。虽然图书馆馆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部分馆员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思政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助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2.2 资源整合难度较大。思政教育资源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包括图书馆馆藏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等。如何将这些分散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系统、全面的思政教育资源体系,是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同时,不同类型资源之间的版权问题也增加了资源整合的难度。
2.3 课程协同机制不完善。目前,职业院校图书馆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协同合作还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和合作平台。在助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图书馆与教师之间信息不对称、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影响了图书馆作用的充分发挥。
2.4 服务模式相对落后。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大多以传统的借阅服务为主,与教学结合不紧密。图书馆与学校的教学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对课程思政的教学需求了解不足,不能及时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支持。同时,图书馆开展的活动也往往与课程思政教学脱节,没有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
3 职业院校图书馆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3.1 建立健全资源整合机制
对资源进行整合与筛选。图书馆组织专业人员对馆藏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筛选出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图书、期刊、论文、视频等资源,并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如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同时,积极收集网络上优质的免费思政教育资源,如公开课、讲座视频等,进行整合汇聚,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政主题资源库。
做好资源更新与维护。思政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图书馆应建立资源更新机制,定期对思政主题资源库进行更新和维护。关注时事热点和思政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将相关资源纳入资源库中,确保资源的及时性和丰富性。同时,加强对资源质量的审核,保证资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2 开展思政阅读推广活动
举办读书分享活动。图书馆定期组织思政主题读书分享会或真人图书馆,邀请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活动中,参与者分享自己阅读思政相关书籍的心得体会,交流对书中思政观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读书分享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思政书籍的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交流中深化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
开展主题征文比赛。围绕重大节日、纪念日或社会热点话题,图书馆举办思政主题征文比赛,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撰写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通过征文比赛,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思政问题,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举办经典诵读活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作品、红色经典文献等,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诵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切感受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经典诵读活动也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开展信息素养竞赛。结合专业知识确定主题行文献检索比赛,助力各专业学生准确掌握自己所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等重大信息 [3]。
3.3 构建课程教学协同机制
参与课程教学设计。图书馆馆员主动与专业教师沟通合作,参与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与教师共同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结合图书馆资源提出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具体建议和方法。例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相关的案例分析或实践项目,通过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中的思政案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
开展信息素养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将信息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信息检索、文献管理等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介绍学术资源检索方法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学术资源,遵守学术规范,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在讲解信息评价方法时,教导学生如何辨别信息真伪,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3.4 加大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建设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思政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便捷性和广泛传播性,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思政专栏。定期推送思政教育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包括思政热点解读、优秀思政案例分享、红色文化故事等。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关注,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思政学习,拓展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开发移动学习应用程序。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开发图书馆移动学习应用程序。在应用程序中设置思政学习模块,提供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电子图书、互动交流论坛等。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思政学习,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提高思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5 加强馆员思政培训学习
馆员是决定图书馆参与和支持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图书馆参与和支持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工作需要馆员的投入和合作。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图书馆馆员思政素养的提升,定期组织馆员参加思政培训和学习活动。邀请思政教育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组织馆员参加思政教育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等,提高馆员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鼓励馆员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思政相关书籍、文献,观看思政教育视频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思政素养。
4. 结论
职业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空间优势和服务优势,积极开展打造思政主题资源库、开展思政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加强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思政教育空间等实践探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4]。然而,在助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图书馆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因此职业院校图书馆将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深化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申丹丹 .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反思与路径优化 [J]. 河南教育( 高等教育 ),2022,(09):35-37.
[2] 张晶晶 . 图书馆空间建设与阅读推广服务——以天祝藏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例 [J]. 中国民族博览 ,2024,(08):244-246.
[3] 尹丽馨 , 薛佳 .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逻辑设计与内涵重构 [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4,44(06):124-127+134.
[4] 耿旭兰 .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思政教育改革的路径研究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4,(23):153-156.
⋆ 本文系 2024-2025 年度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职业院校图书馆助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TSKGH2024205)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