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王立媛

德惠市第八中学  130323

引言:当前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成为体育教学重要导向。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体育教学不仅关乎身体素质提升更承担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团队协作精神与终身锻炼习惯重任。然而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重技能轻素养、重结果轻过程、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教育需求。本文从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结构与评价反馈机制三个维度,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有效策略,旨在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构建体育教学新模式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模式,将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从知识技能教学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与促进者。体育教师需充分尊重学生需求与兴趣,设计多样化学习内容,让学生拥有选择权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根据学习主题设计多种练习方案,供学生按照自身情况选择,增强参与感与成就感。构建互动式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需要设置情境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促进深度思考。

建立学生主导—教师引导协同互动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与组织,例如让学生轮流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同伴完成特定练习任务;或邀请体育特长学生展示技能并指导同学,既提升教学效果又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责任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运动手环、手机应用程序等工具监测自身运动状态,建立个人锻炼档案养成科学锻炼习惯。引导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通过项目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围绕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养生等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健康管理能力。通过以上策略调整,中学体育教学将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从统一要求向个性发展转变,从而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核心素养发展新模式。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体育素养新内涵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结构需要根本性变革,从单一技能训练转向综合素养培育。重构体育课堂教学环节,建立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合作实践—反思提升新框架。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或体育赛事情境,引发学习兴趣;接着提出富有挑战性问题激发思考;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与实践;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实现知识内化。拓展体育教学内容边界,将人文精神、科学思维融入教学过程。比如在田径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原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用力角度与起跑姿势科学原理;在球类教学中渗透团队精神与战术思维培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突破传统一刀切模式,针对不同基础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设计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三级目标任务,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构建异质分组模式,让不同能力学生互相学习;引入项目学习法,围绕特定主题开展长期性学习活动,如我设计校园运动会项目,让学生参与活动策划、组织与实施全过程。强化学科融合,将体育与语文、数学、艺术等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如设计运动数据统计分析活动,将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体育锻炼效果评估;或开展体育新闻报道活动,将语文表达能力培养融入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采用微课、慢动作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技术动作讲解,提升教学效率。通过系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体育教学从注重外显技能向兼顾内隐素养转变,全面提升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评价反馈机制,激发学习动力新活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评价需突破传统单一结果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动态、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机制,关注学生体育学习全过程。教师通过观察记录、活动量表、成长档案等方式收集学生日常表现数据;同时通过期中期末测试全面评估学习效果。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关注运动技能掌握程度,更重视运动参与态度、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等方面表现。比如设计包含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参与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表现等多个维度评价量表,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

推行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打破教师单一评价局限,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参与四位一体评价模式,如定期组织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反思锻炼效果;开展小组互评活动相互提出改进建议;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观察学生课外锻炼情况。实施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进步幅度而非绝对水平,特别注重为体育基础薄弱学生提供成功体验,树立信心。教师需要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档案,定期分析进步情况,制定针对性指导方案。创新评价结果应用方式,将评价结果转化为诊断改进依据。通过分析评价数据,找出教学环节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表现差异,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形成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良性循环。通过多元评价机制创新,使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引导功能,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重要推动力,为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结论: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从学生主体地位确立、课堂教学结构优化与评价反馈机制创新三个方面同步推进。通过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构建学生主导—教师引导新型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打造促进综合素养发展课堂生态;创新评价反馈机制,建立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破解当前中学体育教学面临困境。这些策略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莉 . 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探索 [J]. 读天下:综合 ,2019(13):1.

[2] 高明 . 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J]. 灌篮 , 2021(23):81-82.

[3] 陈可可 . 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