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高效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李思博
沈阳市铁西区光明路第二小学 110020
一、小学英语作业现存的问题概述
1. 作业形式单一。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往往以抄写单词、背诵句子为主,面对枯燥乏味的小学英语作业,学生大多兴趣不高。同时,机械地学习与练习,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偏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2. 作业内容同质化。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而大部分教师不能充分关注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差异性,往往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内容,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自信心的培养。
3. 作业评价方式单一。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以考试和作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造成阻碍。
二、践行作业“分层”的核心设计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核心参与者,教师在授课时应当持续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小学英语是代表性较强的语言学科,学生不同的语言天赋、成长环境、学习态度等因素,决定了学生英语学习个体差异性的存在。鉴于学生不同的基础水平与学习能力,同质化的英语作业设计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2]。在班级授课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确保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适当满足,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3]。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性,遵循分层教学的原则,合理调整作业的内容与数量,以达成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1. 作业内容分层。在贯彻差异化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规划出难度各异的作业选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宜难度的作业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优秀学生可以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扩展知识面,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深度;中等水平的学生则能在确保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的前提下,取得较大进步,并提升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而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则能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实施分层作业设计,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充分迎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并推动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三、多样化作业形式为“高效”赋能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为了确保小学生能够高质量且高效地完成英语作业,应当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核心目标。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4]
(一)趣味性作业激发探究热情
沉重的作业压力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英语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对作业产生负面情绪,教师需要致力于优化作业设计,探索创新的作业模式,并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爱好,布置充满趣味性的作业任务。通过让作业内容更具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业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逐渐改变学生对英语作业的传统认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单词、句型与语法的背记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收获的是“间接经验”,他们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结合分层设计核心理念,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安排学习能力较差或一般的同学表演课文对话内容,或者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为课件中的动画配音等;安排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当导演,编排英语情境剧,或将所学的知识编排成童谣歌曲等。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通过思考进行表演、创作与编排,从而对学习内容印象深刻。
(二)启发性作业增强思维灵活性
素质教育强调教师需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学习技巧,帮助其构建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其全面发展。教师可利用启发性作业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并学会从多个维度审视英语问题。借助作业练习,协助学生构建高效的英语学习思维模式。设计启发性作业时,重点在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要求教师基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创新题目设计,针对同一知识点,激励学生灵活运用,拓宽思考范围,从而提升思维的敏锐度与灵活性。在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融入启迪性元素,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实践性作业强化核心素养
英语作为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且实践性强的学科,本课题借助实践性作业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鼓励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发掘生活中的英语元素,将英语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以此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四、多元化评价方式助力学生发展
创新与高效并存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教师采用的多维度评价方式相得益彰。通过结合多向性、多次性、分层性及亮点性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细致且全面的评估,有助于学生发掘并发展自身潜能,实现自我认知与展示,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基于学生实际水平而确定的评价标准。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去确定作业设计的评价标准,意味着在作业设计的时候不再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也应当践行“分层”的核心理念,以保证作业与学生学习成长需要之间的契合度。
2.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需要而确定的评价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理解力、思维品质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关键要素。[5] 除了在新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得到落实之外,也应当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得到保证。相对于知识的学习而言,作业完成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性得到体现的过程,由于有着充分的自主性,因此应当让学生有更多的英语语言运用的机会以培养语言能力,有更多的文化渗透机会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更多的思维运用机会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更多的学习应用机会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双减”政策的持续深化与实施,小学英语作业的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应当紧密围绕新课改的目标,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全面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认知、思维特质及学习能力。从根本层面进行革新与创造,贯彻英语学习活动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激励学生勇于提出疑问。通过设计高质量且高效的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并深刻体会英语学科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黄涣晶 . 浅析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3(4):98-100.
[2] 焦慧燕 . 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J]. 新课课程研究 ,2023(5):93-95.
[3] 华国栋. 差异教学策略 [J].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于益敏 . 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方略 [J]. 教育界 ,2023(07):62-6
[5] 陈二凤 .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评价标准的研究 [J]. 考试与评价 ,2023(0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