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建筑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侯钦奇

身份证号码:220202198911206917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住宅建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人们对住宅品质、舒适度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住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因信息流通不畅、决策依赖经验、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已难以满足现代住宅建设与运营需求。

一、智能建筑技术概述

1.1 智能建筑技术的定义与核心构成

智能建筑技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建筑内的设备、系统、环境进行智能化集成与管理,实现建筑高效、舒适、安全、节能运行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其核心在于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建筑内部各子系统间的信息交互与协同控制网络,使建筑具备自主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调控能力。

1.2 智能建筑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智能建筑技术具备特点和优势显著。智能化和自动化是智能建筑技术的根本特点,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室内设备、智能调节空调设备、灯光等自动达到节能运行;通过对安防系统、自动检测等系统对安全威胁的自动报警,不需要人去作出安全判断。集成化即把一栋建筑物中的各个子系统集成在一起,消除建筑中的信息孤岛,便于统一管理。

1.3 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智能建筑技术将向低碳智能、标准化等发展。其中低碳化将与新能源技术、智能控制系统技术相融合,实现建筑自给自足、高效利用能源来解决“双碳”问题。智慧化趋势下与5G、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建筑的自主决策能力,如数字孪生技术模拟建筑运行并预判、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智能建筑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3.1 规划设计阶段

智能建筑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方案期中起着重要的决策指导作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应用方式,三维可视化的模型有利于建筑师清晰地表达建筑表皮的造型、建筑空间及内部构造,并提前发现不合理的设计冲突点和缺陷比如管线交叉、空间浪费等,避免因为设计变更所导致的浪费与延误工期的成本增加。借助 BIM模型能够对建筑的性能进行模拟比如采光、通风、能耗等,进而完善方案,使住宅居住的舒适性及节能性得到有效加强。

3.2 施工建设阶段

对于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能够有效地实现工程品质保障及进度保障的智能建筑技术。在施工期间,能够通过在施工现场采用物联网技术,结合庞大的传感器,实时地采集该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现场的环境参数等状况,建筑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均能随时通过其移动终端或是所管理的平台进行随时随地的监控,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进度落后、设备故障等情况出现,而且在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应对。通过对智能安全帽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保障。在施工阶段,在工人的头部安装智能安全帽,可以同时结合生命体征监测、定位以及沟通等工作,一旦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出现突发性危险或是进入危险现场,就能够立即告警并且通知相关的管理人员,使得施工的安全隐患尽可能少。

3.3 运营维护阶段

在运行管理维护阶段,智能化建筑技术为住宅提供便利舒适的住户服务管理水平,智能家居提供便捷舒适的住宅环境,在住户手机APP、语音控制下实现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控制,舒适度个性化设置,智能门锁、安防摄像头等设备组成的安防管理系统,实时保障住户生活安全,并出现异常状况自动报警发送至住户终端系统。智能化住宅能源系统根据对住宅耗能状况的在线监测,进行数据趋势分析,自动生成设备运行参数,对系统进行能量节省调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系统,可以提前预判电梯设备、供水供电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给出预防性维护计划,减少停机时间和设备停用次数,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为住户提供稳定高效的居住条件。

三、智能建筑技术应用的优势分析

3.1 提升管理效率与精度

借助于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智能建筑技术大大提高了住宅建筑工程现场的管理效率与管理精度。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物联网传感器连接管理平台的装置实时跟踪施工进度、施工现场设备与人员实时位置,管理人员可以实时远程了解数据信息,并实时调度现场资源。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将海量的施工数据进行挖掘,来预判施工质量上可能存在的风险。

3.2 增强质量与安全保障

智慧建造技术为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搭建坚固堡垒,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控上,BIM 技术在设计阶段开展碰撞检查、施工模拟,预先消除设计中的问题,施工阶段以 AI 视觉识别技术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钢筋绑扎、模板拼装等重要施工环节,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自动识别和分析,并警报,某住宅项目试点使用该技术后,施工质量问题下降 45% ;安全管控方面,运用智能安全帽、人员定位系统与AI 监控相结合的技术进行生命体征和作业行为监测,自动识别高空抛物、违章动火等危险行为进行警报等。

3.3 促进绿色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在住宅建筑中,基于智能建筑技术的绿色节能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对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的能耗信息进行实时的采集以及住户的使用行为和外界环境参数,以此将设备的自动运行策略进行优化,在某一智能住宅小区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例如通过智能调节其公共区域的照明、智能控制空调的制冷模式,使得每年在日常的使用当中节省用电 30% ,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和智能灌溉系统通过使用相应的传感器来对土壤的水分进行检测,精准的控制相应区域的灌溉水量,从而达到充分的利用水资源,与此同时,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结合 BIM技术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建筑物品材料、建筑设备进行追踪管理,提高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率,从而促进住宅建筑朝着低碳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3.4 提升住宅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住宅产品植入智能建筑技术技术具有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智能家居系统给住户带来更加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智能门禁、语音控制智能家居、远程视频监控等,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住宅产品通过智能建筑技术提高住宅的管理维护水平。故障预测避免住户因设备故障影响入住舒适度,智能物业服务平台的在线报修、在线缴费、社区在线服务等提高住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结语

智能建筑技术深度融入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在全生命周期展现显著优势,推动管理模式革新与住宅品质升级。尽管当前应用面临技术、成本、人才等挑战,但随着技术创新突破、标准体系完善及产业协同发展,智能建筑技术将持续赋能住宅建筑行业,成为实现高效、绿色、智慧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参考文献

[1]白保琦.信息技术在智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1,50(09):98-99.

[2]杨明杰.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0):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