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活化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王全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比西巴格乡博斯坦一小学842000

引言

应用题作为一种综合性题型,着重考察学生能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既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发展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从不同角度探索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学生创造实践应用的机会,强化其数学解题的思维能力,有效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1 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底色

1.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将生活化的情景融入应用题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意愿。当教师围绕圆面积计算、披萨制作、校园场地规划等实际问题设计教学活动时,学生的参与热情便会大幅增强。通过具体实例,抽象的数学概念被转化为直观的生活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积极投入学习。通过实地考察树木分布或丈量操场边界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数学运算的固定思维模式,转向更具挑战性的实践探索。这种依托生活情景且超越常规的教学方法,有助于点燃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1.2 深化数学概念理解

生活化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构建清晰的数学概念认知体系。在分数除法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配制营养液、分配糖果等贴近实际生活的实例,将抽象的运算转化为直观的思维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和同伴协作,学生逐渐加深对分数除法本质特征的理解。当面对购物折扣、时间推算等真实情境时,学生需结合已有知识分析情境,提取关键信息,并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进一步深化了他们对数学核心思想的认识。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网络。

1.3 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生活化应用题教学的核心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紧密贴合现实世界的任务情境,例如测量教室面积、计算家庭用水量、规划旅行路线等,以促使学生完整经历探究过程。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提升观察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还能逐步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验证技巧。当面对超市促销活动或调味品调配比例等实际情境时,学生能够凭借所学知识独立剖析问题本质,从而高效且富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 生活化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 创设生活化情境以激活学生思维

要想把生活化教学理念有效地应用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当中去,教师就需努力营造出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在讲述加减法运算的时候,可以开展“超市购物”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消费环境中利用加减法来处理价格上的计算难题,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手段既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进而锻炼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2 融入生活元素以丰富教学资源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要素,然后把这些要素适当地转化成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校园里的设施,家里的环境或者社会上的热点等素材,来创建一些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应用题情境,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引导学生在解答这些题目时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有效地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按照不同的季节,教师可以设计出符合学生日常经验的应用题,在春天的时候,围绕着植树节这个主题去讨论树苗种植的密度以及生长的时间长度,在夏天的时候,通过游泳池开放,冷饮售卖之类的活动背景,设置一些涉及到时间推算,速度计算还有价格核算这样的核心知识点的应用情境。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某些节日或者纪念日的机会,来设计一些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具有实践性质的作业题目,比如关于春节家庭预算编排,国庆假期旅游路线规划之类的主题都可以被纳入考量范围之内,这种以实际情境为基础的问题设定方式不仅有益于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意义,还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探究数学规律的好奇心,进而充实教学资源并且优化课堂互动体验。

2.3 融合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法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化教学理念同数学软件、网络平台等资源结合起来,更新应用题教学模式,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利用动画模拟超市购物,家庭收支等场景,促使学生在视听交互过程中领悟应用题的本质,教师还可以依靠在线教育平台规划一些实践任务,激发学生自行探索并展开课外协作学习,这样就能拓宽学习的空间,改进学习的效率,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执行会变得更为灵活有效,有益于全面改善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结语

综合上述,把生活化理念融入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当中,目的是营造出一种既有实际意义又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通过创建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经验之间的深刻联系,既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他们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还能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但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基本需求。而且有益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进步,往后还要完善生活化教学策略,规划多种教学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达成更高的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史白齐.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 求知导刊,2023(22):29-31.[2]黄新情.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析[J]. 新智慧,2020(36):99-100.[3]朱泽喜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和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