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陈欣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镇海子梁小学 718699

引言

体验式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全面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科学支持和实践依据。

1 组织数学实验,深化学习体验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数学实验,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深化理解,验证猜想,并在实践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师应该选择适宜的实验主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控,这不仅有助于推进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中的“量一量,比一比”这部分内容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加深对“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教师可以开展“1 厘米创意拼搭”实验活动,向学生分发不同颜色的1 厘米长的小棒,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这些1 厘米的小棒拼出自己喜爱的图案。拼搭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测量自己拼出图案的长度,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拼搭体验。此外,教师可以将卷尺沿教室地面展开,让学生沿着卷尺走一走,感受1 米的长度。当学生对1 厘米与1 米的概念有足够的了解后,教师可以组织“估测小能手”比赛,设计多样化的描述长度的语句,如“与教室门的一半一样高”“小明同学站起来并举手的高度”等,学生需要根据这些描述找到对应的物体,估测物体的长度,再使用测量工具进行验证。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对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组织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会数学学习的魅力,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2 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围绕数学知识点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学习情境,将数学学习活动融入具体生活问题和实际应用场景中,以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知与理解。教学设计需注重情境真实性和贴近性,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背景,设置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教师可通过构建“切分蛋糕”情境,将分数概念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分割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整体与部分关系。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时,教师可结合校园测量任务,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真实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增强对米、分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认识。小学数学教学中“求平均数”可结合“班级成绩统计”这一情境,教师通过对实际数据整理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统计方法并体会数学实用价值。在教学“认识面积”时,教师可设计“测量书本封面的面积”活动,通过操作感知面积单位意义并体验数学知识应用过程。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可创设“围栏设计”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根据特定条件计算不同围栏方案的周长,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对知识点的深入

理解。

3 应用游戏教学,增强趣味体验

对学生来说,数学游戏能够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其在趣味的学习氛围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促进课程教学的高效开展。游戏设计应该遵循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原则,以推进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其中,趣味性是游戏的核心吸引力,它能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教育性则确保游戏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促进课程教学的高效开展。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数学接力赛”游戏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组名、组徽,讨论小组口号,增强小组认同感与归属感。随后,教师在讲台上放置两张桌子,桌上摆放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算式卡片,每组派一名学生抽取卡片,自行探索计算方法,如用手指计数、在心里默算、借助实物模拟等,计算完成后大声说出答案,再返回小组与下一名学生击掌换人。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分享计算思路,为答题的学生加油鼓劲。答题速度快且准确率高的小组获胜,获胜小组获得“数学小能手”荣誉称号,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随后,教师给各小组分发写有答案的钥匙卡片,游戏开始后,各小组成员需要迅速跑到墙壁前,寻找与自己手中钥匙卡片上的答案相匹配的算式卡片,成功找到后大声说出算式及答案,并将钥匙卡片贴在算式卡片旁边,代表成功攻占了一座城门。当所有城门都被攻占后,教师需要对各小组的答题情况进行检查,看看哪个小组攻占的城门最多,确定最终获胜小组,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最后,教师需要对游戏过程进行总结,梳理游戏中涉及的知识点,如加法的运算法则、减法的实际应用等,在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助力。游戏化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创造充满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团队协作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为后续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结语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与突破,更是尊重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通过组织数学实验活动,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或应用游戏教学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习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蒋芬芬 . 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 [J]. 第二课堂[D],2024(09):38-39.

[2] 陆慧春 .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甘肃教育 ,2024(18):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