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诗词课堂群文阅读策略的优化路径

作者

张哲荣

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茅津经济开发区中心校044300

引言

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审美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可有效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阅读思维与鉴赏能力。传统诗词教学多局限于单篇孤立教学,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知识体系获得深度理解。群文阅读突破了这一局限,将多篇诗词围绕特定主题组合,引导学生在对比、关联与整合中进行阅读。这不仅拓宽学生文化视野,还能让其在多篇诗词互参中,感悟诗词共性与个性,深入体会诗词丰富内涵与多样表达。探讨小学语文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对优化诗词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文化感知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归类整理主题,构建阅读体系

依据诗词的主题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构建清晰的群文阅读体系,能够让学生基于同类主题感受不同诗词的异同,进而加深学生对诗词文化的理解。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梳理各册书中诗词的主题,按照类别进行归纳整合,制作相应的阅读资料包供学生使用。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该单元有《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教师可以提炼出“田园乡村生活”主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每首诗,圈画出描写乡村生活场景、人物活动等词句,然后对比三首诗中乡村生活的不同展现方式,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着重刻画了农民劳作的繁忙,《稚子弄冰》聚焦儿童玩耍的童趣,《村晚》描绘了乡村傍晚的悠然景色。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这些乡村生活画面的感受,并分析作者通过诗句传达出的情感。在小组讨论后,教师可以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总不同的见解与感悟,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诗词背后反映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将三首诗中呈现的乡村生活片段整合描述,创作一篇简短的短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与之类似的场景,实现从诗词到生活的迁移,更好地内化所学知识。通过这样的诗词主题归类群文阅读,教师能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同一主题下诗词的共性与个性,提升学生对诗词主题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2. 精确选择议题

诗词的群文阅读并不意味着几篇诗词的简单拼凑,而应以议题为引导,它明确了诗词群文阅读课堂的方向。因此,设置科学的议题是进行群文阅读的第一步,议题明确之后,继而为后面诗词文本的组合奠定了基础。如果议题是模糊的,则会影响文本筛选和组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进行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从诗词的意象、情感、主题、表现手法等核心元素出发选择议题。以意象为例,诗词中的月是一个经典议题。月亮在众多诗词中频繁出现,且象征意义丰富多样。月亮在《静夜思》中是思乡之情的寄托,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既蕴含着对亲人的思念,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意象为议题展开群文阅读,学生能够突破传统单篇诗词教学无法全面认知意象的限制,深入体会同一意象在不同诗词语境中的多元内涵与运用技巧,提升对诗词的

理解与鉴赏能力。

3. 比较为法,把握诗词差异

小学语文诗词主题、内容、情感等方面存在相似性特点,但不同诗词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是学生群文阅读的切入点,也是学生深度探究的难点。而相同点、不同点都可称之为群文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基于诗词中的异同点开展比较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基于相同点比较不同点,体会诗词不同呈现方法中的效果差异,更加清晰、明确地认识诗词,形成独特的诗词阅读逻辑,提升学生诗词阅读、学习能力。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以“季节美景”为议题,教师可以将课外诗词王维的《鸟鸣涧》融入其中。诗词描绘出一幅春月夜山景图,与议题相呼应,由王维在唐玄宗年间游历江南时所作,背景是安定统一的大唐盛世。而《山居秋暝》是王维隐居钟南山下时所作,其心境、情怀、境界、表现手法等方面各有不同。教师在开展群文教学活动时,可以将作者、议题相同的诗词整合,让学生结合背景,从描写景物、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山居秋暝》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营造出的意境,基于深入浅出的方法推动学生对动态、静态描写产生深刻认识与理解,突破群文阅读重难点内容,推动学生以此为切入点,深度把握诗词。

结语

综合上述,我们探寻小学语文诗词课堂群文阅读策略的优化途径,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归类整理主题构建阅读体系,准确挑选议题引领阅读方向,采用比较法掌握诗词差异,我们想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改进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这些方法有益于学生在群文阅读时更好地体会诗词的丰厚含义和多种表现,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根基。今后,我们期望更多教育工作者能积极参与到小学语文诗词“群文阅读”策略的深入探索与课堂实践中来,共同推动诗词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云平.小学语文课堂随文识字教学策略的探索[J].作家天地,2023(36):147-149.

[2]黄晨阳.小学生语文名著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J].作家天地,2023(36):162-164

[3]管璐璐.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作家天地,2023(36):153-155

[4]徐洁萍.浅谈以儿童戏剧工作坊为载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新样态[J].新世纪智能,2023(A0):41-43

[5]罗中斌 . 中小学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 基础教育参考 ,2019(14).

[6]郝琴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的策略分析 [J].试题与研究 ,2024(12):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