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财政支农政策运行现状与问题
徐桂峰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212400
摘要:句容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农业地区,一直积极落实财政支农政策,努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句容市财政支农政策的运行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 现状 问题
一、句容市财政支农政策运行现状
(一)财政支农投入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句容市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加,涵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培训等多个领域。这为句容市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中,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例如,修建和改造了一批灌溉渠道、泵站等水利设施,确保了农田的适时灌溉。
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改善了农村交通状况。新建和拓宽了农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方便了农产品的运输和农民的出行。
(三)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吸引了众多农业企业入驻。园区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过产业园区的带动,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对农业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财政投入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等。通过整治,农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支持生态农业发展,鼓励农民采用生态种植、养殖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对生态农业项目给予财政奖励,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五)开展农民培训和科技推广
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农民传授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通过示范带动,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句容市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尽管句容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此外,财政支农资金在不同项目之间的分配也不够合理,存在一些重点项目资金不足,而一些非重点项目资金过剩的情况。
(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1)资金管理分散
财政支农资金涉及多个部门管理,存在资金分散、多头管理的问题。这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合力。同时,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的情况。
(2)项目审批程序繁琐
财政支农项目审批程序复杂,审批时间长,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一些项目由于审批不及时,错过了最佳实施时机,导致项目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3)资金监管不到位
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力度不够,存在资金挪用、截留等问题。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
句容市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相对薄弱。这导致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农民增收空间有限。
虽然句容市有一些农业龙头企业,但总体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带动能力有限。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受益程度不高。
(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
生态农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生态农业发展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同时,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价格优势不明显,影响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五)农民培训和科技推广效果不明显
农民培训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
农民培训内容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培训方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部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科技推广经费短缺,推广手段落后,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三、改进句容市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
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增长机制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投入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对句容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结构
根据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财政支农资金在不同项目之间的分配比例。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1)加强资金整合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机制,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入到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简化项目审批程序
优化财政支农项目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重点项目实行优先审批,确保项目及时实施。
(3)加强资金监管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加大对资金挪用、截留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扶持力度,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投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2)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积极性。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价格优势。
(五)提高农民培训和科技推广效果
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增加农技推广人员数量,提高业务素质。加大科技推广经费投入,改善推广手段,提高科技推广效果。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结论
句容市财政支农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不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农民培训和科技推广效果不明显等。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民培训和科技推广效果。通过不断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推动句容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