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中思政元素的巧妙嵌入

作者

时娜

徐州开放大学经贸学院 江苏徐州市 221116

引言

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特别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教学创新的一项重要课题。大数据与会计是现代技术与经济活动密切联系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重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以及创新思维。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部分,融入教学后,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中思政元素的嵌入价值

(一)强化职业道德,塑造高素质会计人才

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规范,嵌入思政教育,学生能深入领会会计职业的社会责任,了解它在企业财务透明度、资源合理分配方面的关键作用。会计工作需要具备精确的数字处理能力,但背后隐藏的伦理问题,如财务造假、税务逃漏等,常常考验从业者的道德水准。通过思政教育的引领,学生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领悟诚信、责任、廉洁等职业操守的内涵。这种道德素养的培育将成为他们踏入职场之后的核心竞争力,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一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会计人才,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拒绝不正当行为,守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二)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思政教育的融入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天地,助力他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产生出更新颖的思维方法。融入思政教育有益于学生树立大局观,认识会计数据背后的经济规律和社会价值,激发他们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在大数据时代,会计不只是简单地将数据录入并统计,而要借助数据分析得到深刻的经济洞察,预估未来的经济走向。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思政元素的渗透。结合课堂讨论、案例剖析等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发展需求,思考如何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加以改进,增强社会资源的调配效能,促使会计行业在数字化时代实现转型与变革。

(三)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合格公民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学不只是专业知识的教授,还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思政元素的融入,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晰自己将来作为职场人士的社会角色与责任。会计工作关乎企业资金运转、社会资源调配,任何错误或不道德行为都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要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让他们在面临职业道德困境时,做出符合社会价值和法律规范的选择。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学生在思政教育引领下,会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职业人。

路径

二、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中思政元素的巧妙嵌入

(一)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基于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嵌入课程内容是学生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形成的根基,因此,课程教学应注重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例如会计基础课程上,在讲到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时,可以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企业的税务问题、财务舞弊等,使同学们更直观地看到会计人员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经济秩序。在大数据与会计中,不再单纯是数据分析的技术层面,更多的是如何从数据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经济活动,去判断一个社会的经济是否健康,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否履行。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在信息化、数字化浪潮下,会计工作如何影响社会的公平与效率,如何借助大数据技术更好地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等。课程也可适当引入国家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国家对于会计行业的政策导向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思政融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思想意识,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在思政教育方面。创新的教学方法应是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大数据平台、在线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与思政有关的议题,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讨论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财务危机事件,探讨企业在面临危机时的决策以及道德选择,引发学生对社会责任与职业操守的思考。教师应播放纪录片或者时事新闻,帮助同学们了解一些现实中的会计问题、道德困境,让学生在思考相关问题时能结合思政所强调的一些价值观,比如诚信、责任、公正等,提升他们的社会敏感度以及道德判断能力。

(三)构建校园文化与实践平台与思政融合

在高职院校中,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能在课外时间接触到更多与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相关的内容,深化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例如,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校企合作和行业实践平台的创建也是思政元素融入的重要途径。在与企业的合作期间,学校可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了解企业如何在大数据应用中遵循道德准则和法律条文,助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实践平台的搭建,让学生直接了解行业内的实际情况和现实存在的职业道德困境,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决策能力,能够做出符合社会伦理和法律约束的职业道德行为。打造校园文化与实践平台,使思政教育走出教室,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元素在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嵌入,有利于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的思政素质的培养。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平。未来教育实践要继续探索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培养具有更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冉 , 李文晴 . 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J]. 大学 , 2024, (30): 123-126.

[2] 龚云 , 梁晨 , 潘丽萍 , 等 . 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 , 2024, 45 (18): 175-177.

[3]傅钰,孙妍哲. 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J].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24, 23 (16): 166-169.

[4] 晏银芳 . “大思政”视野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24 (04): 73-75.

作者简介:时娜,1979-10,女,汉族,籍贯:,副教授 ,研究方向:会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