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融入路径研究
谢志林 陈建学
宿迁开放大学 223800
引言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数学课程作为基础性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往往被认为难以与思想政治教育直接联系。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科育人的理念不断被强化,数学课堂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教育潜能逐渐被挖掘出来。如何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渗透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爱国主义、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本文拟从课程目标设定、教材资源开发、课堂教学组织、教学评价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探索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的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融入路径,旨在为职业教育体系中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培养目标提供切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一、数学课堂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数学课堂思政建设源于国家课程思政的战略部署。数学不仅是知识体系和逻辑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承载体。其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理性思维与精益求精的态度,与职业教育所强调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高度契合性。从教育学角度看,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知识体系中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数学课堂作为知识与价值双重载体,具备三方面的理论基础:第一,德育目标与课程目标相统一。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为学生树立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第二,隐性课程功能的充分发挥。数学知识蕴含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以及应用价值都能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二、数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方向
数学课程内容丰富,既涵盖基础理论知识,也包括现实应用场景,在不同知识模块中蕴含着不同的思政教育资源。首先,在数学基础知识部分,如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模块,可以挖掘蕴含的逻辑精神和科学方法。例如,函数变化规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维品质,几何证明则强调逻辑推理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其次,在数学史与中外数学家的成就中,可以融入科学家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介绍,如《九章算术》的历史地位,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能激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再次,在应用型问题的教学中,如工程计算、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等,可以融入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在实际工作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数学课堂,需要在教学设计与实施层面进行系统规划。第一,教学目标的三维整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使德育与智育并行。第二,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和呈现知识背后的价值意义。例如,在统计知识的讲解中,通过疫情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科学防控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第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运用。通过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接受价值引导。
四、教学评价与思政目标达成度的监测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数学课堂的评价多聚焦于知识掌握与技能运用,而在课堂思政背景下,评价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首先,在评价指标的设定上,应涵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维度,确保思政目标的落实。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学习日志等方式有助于发现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再次,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还应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收获。
五、实现课堂思政的保障机制
数学课堂思政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完善的保障机制。首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加强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培训,提升其学科育人能力。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其次,在教材与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应推动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中融入更多的思政内容,形成资源库,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鉴使用。再次,在学校管理与制度层面,应建立课堂思政考核与激励机制,确保思政教育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环节。最后,在家校合作与社会支持方面,应推动学校、家庭与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数学教学价值和育人功能的关键途径。本文从理论基础、课程资源、教学策略、评价方法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可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未来的研究与实践可进一步在跨学科融合、信息化手段运用和区域化资源共享等方面探索创新路径,从而不断完善数学课堂思政的体系建设,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志军 . 中职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路径探讨 [J]. 职业教育研究 , 2020(12): 45-49.
[2] 王晓丽 .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1(18): 72-76.
[3] 陈宏 . 数学课堂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融入策略 [J]. 教育与职业 , 2022(10): 88-93.姓名:谢志林,出生:1980 年3 月 ,籍贯: 江苏沭阳,性别 :男,学历: 研究生,职称: 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与解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