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与研究
陈洁
郑州力度美术学校 (河南郑州) 450007
【摘要】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价值较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综合材料绘画创作形式,有效提升绘画创作技法表现,同时也可以借由慈象性、符号性、平面型、融合性创作方式来让整个绘画创作感染力得以提升,以此来为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创作性表达及抒发思想感情提供良好保障。鉴于此,本文也就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水墨语言;综合材料绘画;表现
引言
水墨语言可以说是中国画中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在我国具有较为长远的发展历史,而且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技法及文化内涵,可是因其自身表现技法具有较高的成熟度,水墨语言也在现如今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程式化,缺少一定的创新性。纵观当代绘画发展情况即可发现,各个画中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越发的模糊,主张在创作过程中借助多种媒介技法来表现作品,特别是综合材料绘画将关注重点转向为了作品的材质语言,更加关注材料背后的文化属性。而水墨语言若能在综合材料绘画中得到有效运用,就能在丰富综合材料绘画表现方式的基础上,促使综合材料绘画因此而更具有文化内涵,从而有效彰显民族文化自信,所以笔者也就此展开了如下思索:
一、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特点
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极简性。水墨语言色彩较为单纯,将其有效应用于综合材料绘画中,大多是坚持相对自由的材料选择方式,然后再以色相单纯的表现技法来促使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画面效果得以增强,这样就能很好地体现出单纯[1]。简洁的水墨语言,以刘亚平所创造的《谁主沉浮——人类方舟》这一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为例,从中我们即可发现水墨语言极简性的表现手法。第二,融合性。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能够很好地是吸纳两种及以上材料的相互融合,像是张国龙在创造《天·地》这一作品时,为了让整个绘画作品艺术感染力得以提升,就有将水墨和宣纸、蜂蜡、胶料等多种材料有效融合在一起,最终表现出了极具魅力的东方意蕴。第三,符号性。分析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情况即可发现,符号性可谓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以谭根雄的《井》系列作品为例,作者在创作时就有将水墨和丝绸、油漆、丙烯等多种材料有效融合应用在一起,同时还借助“井”这一艺术符号来对绘画创作主题进行阐述,最终很好地表达出了画面的意境。第四,意象性。水墨语言作为我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十分注重意蕴的传达,所以在将其应用于综合材料绘画中时,也紧张强调意象性这一表现特点。
二、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形式
(一)水性材料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
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表现时,水性材料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极具水墨特色的表现形式,能够很好地彰显出民族特色及意蕴。古人云:“上善若水”,儒家思想一直都将水放在首位,其认为水的美德是完备的,是天地流通的缩影[2]。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高度内涵的一种意象,也是水墨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而水性材料自身独特的肌理及特性则促使器在综合材料绘画表现过程中更具魅力及价值。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性材料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像是丙烯画、水粉画、综合材料绘画均可以借由水性材料来让整个创作变得因此而变得更具感染力,是绘画表达思想意图的重要语言。为此,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表现时,相关创作者可以加大对水性材料的应用,巧借水墨元素、水墨色彩来让综合绘画作品因此而更具有层次性及刘昌华,从而真正促使作品因此而更具生机及活力,这样整个作品画面视觉效果自然也能因此而具有更为丰富的艺术语言。
(二)水墨材料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
纵观当代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作品即可发现,我国水墨元素在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地使用,水墨与材料的有效融合可以说是其较为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以谷文达的《遗失的王朝——图腾与禁忌的现代意义》为例,其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作者在创作这一画作时,整幅作品是以水墨语言为主,然后再加入了其它材料,如丙烯涂抹、水粉涂抹的方式则用于替代水墨绘画过程中的“勾、勒、皴、点”等表现手法,此后再借助一种类似大字报的错写字形式为我们展示出了历史与现实背离的一种现象。由此可见,水墨材料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是水墨语言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让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表现力及感染力得以提升,从而真正提升作品创作质量[3]。
(三)水墨图像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
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表现时,挪用水墨图像可以说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像是水墨语言之中较为常见的水、鱼虫、亭台楼阁等一系列较为经典的图像均可以直接将其挪用到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这样就能促使综合材料绘画作品艺术性因此而得到提升,从而切实凸显出水墨语言应用价值。以尚杨所创作的《董其昌计划2》为例,其作为一幅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作者在创作时并没有直接使用水墨元素,反而将挪用了水墨图像用于综合材料绘画表现,从这一幅作品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水墨语言中较为经典的“山”图像,而且在材料使用上则借由喷绘技术与油菜、丙烯之间的有效综合为我们表现出了连绵山川近、中、远景,这样就促使整个作品山水形象因此而表现得更加的自由,同时还能从中感受到景象的意趣。
(四)水墨意象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意象大多指的是创作者在构思时的主观情感色彩,很多绘画创作者在综合材料绘画过程中,都会引入水墨绘画艺术中的水墨意象来进行表现,这能促使整个作品更具水墨味,在创新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的基础上,还能促使我国传统艺术得以传承及发展,从而更好地优化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为此,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除了上述几种形式之外,水墨意象创设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4]。以画家周长江为例,其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过程中,就经常会在作品创造过程中营造出一个中国水墨语言的“书写性”意象,即在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中适当增添一些非白、骨法用笔气息,借此来让整个作品水墨味得以凸显,这不仅能够创新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表现方式,还能促使水墨文化因此而得以弘扬及发展,从而切实凸显出水墨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现价值。除此之外,很多国外画家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过程中,也有试着创设水墨意象,而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能够促使作品给人以一种气脉顺畅、酣畅淋漓之感,作品的艺术性及感染力也能因此而得到提升,最终真正优化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创作及表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墨语言作为我国极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本就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精髓,对于当代艺术创作具有较强的借鉴及启示意义,若能将其巧妙应用于综合材料绘画中,就可以将水墨与其他材料有效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更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及视觉效果,这样不仅能够突破传统水墨艺术创作的局限性,还能很大程度上拓展综合材料绘画表现空间及范围,最终切实形成一种全新的综合性艺术形态。
【参考文献】
[1]孟繁玮.墨膏与笔墨——材料与中国书画语言探索[J].美术观察, 2008(4):7.
[2]孙如静.当代综合材料绘画的"水墨情结"[J].美术观察, 2019(11):2.
[3]郑念念.马琳·杜马斯的绘画语言研究——从马琳·杜马斯绘画和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相似性谈差异性[J].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3(6):1.
[3]张喆.中国水墨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的表现分析[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