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探究
温小婷 慕容宜君
广州新华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关键词】跨境电商;大学生就业;技能需求;社会网络新兴力在量当,今正全以球迅化猛与之数势字改化变深着度传融统合的商时业代运背作景模下式,[1]跨。境AI电 选商品是、国Ti际kT贸ok易 直领播域电中商的等一股新模式加速普及,跨境电商平台数字技能需求紧迫度提升 30%。高校跨境电商课程覆盖率超 80%,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速,校企合作项目数量同比增长25%。大学生群体作为就业市场的主要力量,正面临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以及对行业了解不够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系统性跨境电商视角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制,成为优化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的关键命题,以期为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与就业补贴政策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综述
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给就业市场创造大量的工作机会,通过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就业规模显著增加,从而扩大了就业规模 [2]。同时,求职者的职业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就业结构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并逐步向现代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6]。国际贸易的复杂性与跨文化沟通的需求日益增长,跨境电商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加与市场需求契合,这也对从业者具备复合型技能提出更高要求 [5]。跨境电商领域在技术上对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基础技能需求增长,从业者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在业务知识层面上,国际贸易法规、电子支付安全、物流信息化管理等相关知识缺一不可;同时,跨文化的商务沟通技巧也极为重要。从业者不仅会外语流利、还要了解各国风俗、灵活处理客户问题,调整营销战略。
(一)研究假设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的强势助推下,跨境电商行业步入高速发展轨道,为了拓展和优化业务,企业需要大量人力资源。这一过程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分布在各个业务环节 [7]。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熟悉国际单证和贸易术语,能更快适应跨境电商业务流程;电商专业学生则具备线上运营和数字营销技能[8]。因此假设:
H1:跨境电商趋势下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增加和就业倾向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跨境电商领域中,大学生熟练掌握外语可以打破语言障碍,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因此,外语能力在行业中备受关注 [9]。跨境电商根据数字技术和平台,掌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及平台操作等数字技能,能提升大学生工作效率,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契合行业发展需求。因此假设:
H2:跨境电商行业对大学生的外语能力和数字技能要求更高
传统外贸领域的岗位大多集中在业务员、跟单员等少数几种角色上,长期缺乏创新与技能升级,岗位类型较为单一。跨境电商兴起催生跨境社交媒体运营专员、电商直播主播等新兴岗位,大学生能依兴趣专长多元就业。王佳和华怡凯指出,跨境电商的低门槛特性(如独立站模式)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和技术门槛,为其创业提供了现实基础 [4]。同时,其降低创业门槛,大学生一台电脑、互联网依托电商平台就能创业,政府还出台补贴、场地优惠等扶持政策。因此假设:
H3:跨境电商趋势下大学生就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在求职与职业发展中,大学生的家庭、校友、朋友等社会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跨境电商行业后,有助于结识多方拓展业务、解决难题;不仅如此,良好的社会网络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助力,Cheng 等学者提出基于社交媒体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型,强调社会网络在求职中的作用 [1]。此外,跨境电商领域求职者的社会网络(如校友推荐)可显著提升简历筛选通过率 [3]。企业通过员工推荐、行业社群等社会网络进行招聘,能够精准寻才、降低成本。因此假设:
H4: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在跨境电商领域就业有显著影响
(二)概念模型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兴力量,其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为探讨就业机会、就业技能、就业结构和社会网络四大因素对跨境电商领域就业市场的影响机制,引入“技术 - 社会互动模型”(Technology-Social Interaction Model)为理论框架,并设定相关理论假设。
图1-1 技术 - 社会互动模型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问卷聚焦跨境电商对大学生就业相关因素的研究,于 2025 年 3 月至 6 月,针对毕业大学生以及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员工借助问卷星平台展开调查。问卷调查中共发放了250 份问卷,有效问卷216 份,有效率 86.4% 。
(二)问卷设计
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表,聚焦于被调查者的性别、学历和专业上自主设计的问题。第二部分为维度量表,题项均采用 5 级评分,1-5 分对应程度由浅入深。就业机会、技能需求、就业结构、社会网络量表分别采用沈琳& 洪慧琳(2024)[ 10]、夏天琦(2024)[11]、王佳 & 华怡凯(2024)[4]、李慧 & 王川坡(2019)[3] 的量表,量表 Cronbachα 系数对应为0.774、0.866、0.861、0.734,信度较好。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跨境电商领域的就业机会、技能需求、就业结构及社会网络维的 KMO 值,分别为 0.789、0.706、0.725 和 0.622,均高于0.6,数据显示能够进行因子分析。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在性别构成上,男性 104 名,占 48.15% ;女性 112 名,占 51.85% 。虽然女性被调查者相比男性略多,但整体性别比较均衡。在学历构成上,被调查者学历大多在本科及以上,占 76.85%,本科学历有 134 名,占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 32 名,占14.81%,中专及以下和大专学历的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 8.33% 和 14.81%。这表明大多数被调查者学历较高。在专业背景构成上,主要集中在与跨境电商相关的领域,工商管理专业的被调查者最多,有 53 名占比总体 24.54% ,电子商务占比 19.44% ,专业在国际贸易和外语类的被调查者数量接近,分别为 43 名和 38 名,占比 19.91% 和 17.59%,计算机、数字技术相关专业的被调查者占比 15.74% ,相对较少。还有少量被调查者学习其他专业,占比 2.78%。被调查者专业与跨境电商有关的专业较高,会让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线性回归分析
(1)就业机会维度
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就业机会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就业,R 值为 0.706 模型的 R2值为0.449,表明就业机会能解释大学生就业变异的 49.9% ,调整后的 R2 为 0.496. 显著性水平为 0.000,通过 F 检验确认了模型的显著性。就业机会的非标准化系数为 0.759,标准化系数 Beta 为 0.706,t 值为 14.595,显著性水平为 0.000,这说明其对大学生就业的显著正向作用,这些结果证实了就业机会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关键作用,因此,理论假设H1 成立。
(2)技能需求维度
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技能需求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就业,R 值为 0.441 模型的 R2值为 0.194,表明技能需求能解释大学生就业变异的
,调整后 R2 为 0.190。显著性水平为0.000,通过F 检验确认了模型的显著性。技能需求的非标准检验化系数为0.405,标准化系数 Beta 为 0.441,t 值为 7.181,显著性水平为 0.000,显示其对大学生就业的显著正向作用,结果证实了技能需求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理论假设 H2 成立。
(3)就业结构维度
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就业结构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就业,R 值为 0.616。模型的 R2值为0.380,表明就业结构能解释大学生就业变异的 38.0% ,调整后的 R2 为 0.377. 显著性水平为 0.000,通过 F 检验确认了模型的显著性。就业结构的非标准化系数为 2.031,标准化系数 Beta 为 0.616,t 值为 11.442,显著性水平为 0.000,显示其对大学生就业的正向显著作用,理论假设H3 成立。
(4)社会网络维度
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网络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就业,R 值为 0.596。模型的 R2值为 0.355,表明社会网络能解释大学生就业变异的
,调整后的 R2 为 0.352。显著性水平为 0.000,通过 F 检验确认了模型的显著性。社会网络的非标准化系数为 1.442,标准化系数 Beta 为 0.596,t 值为 10.851,显著性水平为 0.000,显示其对大学生就业的显著正向作用,这些结果证实了社会网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理论假设H4成立。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聚焦于跨境电商趋势下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数据结果表明,跨境电商显著拓展大学生就业机会(β=0.706,p<0.001),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因技能适配性(相关性 0.647)更具竞争力;行业对外语能力(如跨文化沟通)与数字技能(如数据分析、平台运营)的需求显著提升(β=0.441,p<0.001);就业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β=0.616,p<0.001),创业门槛降低激活个体创新活力;社会网络通过内推机制提升求职效率(β=0.596,p<0.001),人际资源推荐使简历通过率提高约 30%⨀ 。跨境电商发展不仅增加了大学生就业机会,还显著提升对外语和数字技能的需求,同时社会网络在就业中影响显著。
(二)研究建议
注重就业技能提升,实现社会网络构建。一方面,大学生要依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强化相关技能学习。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应不仅在外语学习上提升英语听说能力,而且要关注小语种学习来适应市场需求;不仅如此,主动学习数字技能、精通数据分析工具和电商平台操作同样重要。理工科学生要注重专业技能要适应跨境电商需求。因为行业具有动态性,所以大学生要保持关注新技术和新模式产生的习惯,比如 TikTok 直播电商和 AI 智能选品。大学生要通过调整学习目标,使掌握的技能和行业需求相符合。另一方面,大学生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跨境电商活动,比如社团活动、讲座或者培训,结识不同专业的学生和行业人士,拓展人脉;同时,有能力的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实习,主动承担任务,尽量和同事建立良好关系,了解行业运作以及相关需求;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社媒、校友聚会等保持与校友、亲友的联系,尽量减少行业信息差,挖掘就业和创业的有利机会。
重视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多元就业指导。一方面,高等院校应重视跨境电商形势变化和岗位技能变化要求,更新教学理论体系。增设有关课程外,还要关注行业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发展,如 TikTok 直播电商、AI 选品工具等,将其纳入课程内容;与此同时,注重跨学科课程设置,比如在理工科专业中增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高校还需加大投入实践教学,建设功能齐全的校内跨境电商实训中心,配备先进的模拟软件和硬件设备,营造真实电商业务场景,让学生做到实践里学习。另一方面,高校构建专业的跨境电商就业指导教师团队,让教师参加跨境电商行业培训课程和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专业水平大幅度提升;就业指导中心应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职业规划服务,在入学时实施职业测评与规划讲座,让学生了解自身兴趣爱好、相关能力和职业倾向;大二、 大三阶段,依据学生专业和职业目标,提供个性化选修课程与实践活动建议;在毕业季来临时,就业指导中心组织求职技巧特训营,邀请企业HR 和行业资深人士,开展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的培训课程。举办跨境电商专场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向学生提前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和岗位需求;高校应定期更新就业指导内容,确保其与行业最新发展同步,还有开展长期职业发展跟踪服务,帮助学生应对行业变化。
参考文献:
[1]Cheng X, Su L, Zarifis A. Designing a talents training model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a mixed approach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social media[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2019, 19(4): 801-822.
[2] 房裕 , 邢文昕 , 王甜甜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J]. 国际贸易 ,2024,(11):5-14
[3] 李慧 , 王川坡 . 跨境电商驱动大学生就业方式及就业观念转变的研究——以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J]. 现代营销 ( 经营版 ),2019,(02):10-11.
[4] 王佳 , 华怡凯 . 数字经济背景下现代跨境电商产业体系的路径构建研究——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 [J]. 现代商业 ,2024,(19):43-46.
[5] 张玉洁 , 马刚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32(04):86-90.
[6] 曾艳平 . 跨境电商对河源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19):49-51.
[7] 李箐 . 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评《跨境电商经济发展与研究》[J]. 国际贸易 ,2024,(11):98.
[8] 鲁 旭 ,Numadenu Enyonam. 国 贸 专 业 跨 境 电 商 课 程 实 践 探 究 [J]. 对 外 经贸 ,2024,(12):145-148.
[9] 陈姝玮 . 贵州省中小微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23(24):14-16.
[10] 沈琳 , 洪慧琳 . 跨境电商与稳就业——基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4,44(06):57-65.
[11] 夏天琦 . 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助力地方对外经济发展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J]. 商展经济 ,2024,(21):159-162.
基金项目:2024 年度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校心理健康专项课题项目“基于美育视角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机制研究”(2024XLZX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