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合并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及机制探讨
李文娟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7
1、引言
生长激素( Growth Hormone,GH)在儿童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其缺乏会导致生长迟缓、代谢紊乱等问题,引发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Hormone Deficiency,GHD)。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GHD 与肾脏功能的关联逐渐受到关注,蛋白尿作为肾脏损伤的重要标志物,在GHD 儿童中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肾脏发育阶段、激素水平及代谢状态存在差异,可能导致GHD 合并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有所不同。
2、不同年龄段儿童GHD 合并蛋白尿的临床特征
本文收集286 例GHD 合并蛋白尿患儿,其中婴幼儿期(0-3 岁)42 例( 14.7% ),学龄前期(4-6 岁)68 例( 23.8% ),学龄期(7-12 岁)105 例( 36.7% ),青春期(13-18 岁)71 例( 24.8% )。
2.1 婴幼儿期(0-3 岁)
2.1.1 生长发育指标
42 例患儿中,身高低于同龄儿童第3 百分位者39 例 92.9% ),体重增长速率 <5g/d 者 35 例( 83.3% ),骨龄落后实际年龄 0.5-1 年者 28 例( 66.7% )。
2.1.2 蛋白尿特征
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 <0.5g/24h)40 例( 95.2% ),仅2 例( 4.8% )达中度( 0.5-1g/24h );尿蛋白成分中白蛋白占比 (82.3±5.6)%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为 (25.6±8.9)mg/g;38 例( 90.5% )无明显症状,因生长评估时尿常规检查发现。
2.1.3 肾脏功能与形态
血肌酐( 32.5±6.8)μmol/L ,尿素氮 (2.1±0.5)mmol/L ,均在正常范围;肾脏B 超显示肾实质回声正常37 例( 88.1% ),轻度增强5 例( 11.9% )。
2.2 学龄前期(4-6 岁)
2.2.1 生长发育指标
68 例患儿中,身高低于第 3 百分位者 65 例( 95.6% ),骨龄落后 1-2年者52 例( 76.5% ),其中男孩39 例( 57.4% ),女孩29 例 42.6% )。
2.2.2 蛋白尿特征
轻度蛋白尿32 例( 47.1% ),中度36 例( 52.9%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0.68±0.21⋅ ) g ;间歇性蛋白尿 41 例( 60.3% ),表现为感染后尿蛋白升高 (1.2±0.3)g/24h ,感染控制后降至( 0.3±0.1 ) g/24h ;ACR 为(65.3±12.5)mg/g
2.2.3 肾脏功能与形态
血肌酐( 38.6±7.2)μmol/L ,尿素氮( 2.5±0.6 )mmol/L;肾脏 B 超显示肾实质回声增强34 例( 50.0% ),肾盂无扩张。
2.3 学龄期(7-12 岁)
2.3.1 生长发育指标
105 例患儿中,身高落后同龄儿童( 8.2±2.3 )cm,骨龄落后2-3 年者78 例( 74.3% );第二性征发育延迟者 89 例( 84.8% ),其中女孩乳房未发育42 例,男孩睾丸容积 <4ml47 例。
2.3.2 蛋白尿特征
中度蛋白尿63 例( 60.0% ),重度42 例( 40.0%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1.2±0.4)g ;持续性蛋白尿84 例( 80.0% );伴随乏力56 例( 53.3% )、食欲减退42 例( 40.0% );ACR 为( 156.8±32.6)mg/g
2.3.3 肾脏功能与形态
血肌酐轻度升高
)12 例( 11.4% );肾脏B 超显示肾皮质变薄45 例( 42.9% )、肾盂轻度扩张28 例( 26.7% )。
2.4 青春期(13-18 岁)
2.4.1 生长发育指标
71 例患儿中,身高落后同龄儿童(12.5± 3.1)cm,骨龄落后3 年以上者 53 例( 74.6% );青春期发育延迟 65 例( 91.5% ),其中女孩月经未初潮 38 例,男孩睾丸容积 <8ml27 例;存在心理问题(自卑、焦虑)32 例( 45.1% )。
2.4.2 蛋白尿特征
重度蛋白尿53 例( 74.6%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2.1±0.6 )g;尿β2-微球蛋白升高 (Ω>0.3mg/L )48 例( 67.6% ),尿沉渣见红细胞或管型35例( 49.3% );ACR 为(286.5± 45.8) mg/g
2.4.3 肾脏功能与形态
血肌酐升高( .75-110μmol/L )11 例( 15.5% );肾脏B 超显示肾皮质变薄52 例( 73.2% )、肾盂扩张21 例( 29.6% )。
3、治疗与预后
3.1 治疗原则
3.1.1 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尽早补充 GH(剂量 0.1-0.15U/kg/d ),可改善生长发育,同时减少蛋白尿。本研究中,青春期前患儿治疗 6 个月后,蛋白尿缓解率达 68.5% (126/183),显著高于青春期患儿的 42.3% (30/71)( P<0.05 )。
3.1.2 肾脏保护治疗
对中重度蛋白尿患儿,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减少尿蛋白,延缓肾脏损伤;本研究中 56 例重度蛋白尿患儿使用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 0.8±0.3 ) g ( P<0.05 )。
3.1.3 对症治疗
控制代谢紊乱(如调整饮食、使用胰岛素增敏剂),预防感染等诱因。
3.2 预后
预后与年龄、蛋白尿程度及治疗时机相关: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患儿:本研究中65 例早期治疗(确诊后3 个月内)患儿,随访2 年,蛋白尿缓解58 例( 89.2% ),肾功能均正常;学龄期及青春期患儿:32 例未及时治疗(确诊后1 年以上开始治疗)患儿中,12 例( 37.5% )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 >100μmol/L ),需长期随访肾功能。
4、GHD 合并蛋白尿的探讨
GH 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调节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本研究中,患儿IGF-1 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婴幼儿期(85.6± 15.2)ng/ml ,青春期( 42.3±10.8)ng/ml ),与蛋白尿程度呈负相关( 1=-0.68 ,P<0.05 )。GH 缺乏时,IGF-1 合成减少,导致足细胞损伤、足突融合,滤过屏障通透性增加,血浆白蛋白漏出至尿液形成蛋白尿。不同年龄段IGF-1基础水平存在差异,婴幼儿期IGF-1 基础水平较低,GH 缺乏对其影响较小;青春期IGF-1 本应随生长发育升高,若GH 缺乏,IGF-1 水平显著降低,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减弱,故蛋白尿更严重。
六、结论
不同年龄段儿童GHD 合并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蛋白尿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婴幼儿期以轻度、暂时性蛋白尿为主,青春期则以中重度、持续性蛋白尿为特征。临床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改善患儿生长发育及肾脏预后。未来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研究,深入探讨年龄相关的机制差异,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喻妮娜,徐萍.维生素A、维生素D 联合rhGH 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的临床疗效研究[J].天津药学,2024,36(05):48-51.
[2]陈英,周伟,李海霞,等.不同剂型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的效果比较[J].妇儿健康导刊,2025,4(1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