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语(韩国语)“ 것” 的意义范畴及误用分析
裴迎鑫
黑龙江大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500
一、引言
依存名词在句子中无法单独存在,必须与定语或定语从句一起使用。其意义也并非独立,只有根据上下文才能明确。成洛洙将依存名词称为“ 不完整的名称” ,并指出依存名词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其意义通过句子中的其他要素得以体现。因此,依存名词只有与其他句子成分相结合,其形式上、语法上的意义才能具体化为实质性的意义。
在朝鲜语(韩语)中,“ 것” 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依存名词。根据韩国国立国语院的《现代韩语使用频率调查》,“ 것” 在全部单词和依存名词的使用频率中均位居榜首。
在语言的不断变化中,尤其是经常使用的单词,更倾向于在各种语境中被运用。“ 것” 原本也具有指代具体事物或对象的独立意义,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其独立性减弱,依存性增强,进而涵盖了抽象的意义。
在本论文中,将深入分析“ 것” 的语义,并探讨其在现代朝鲜语(韩语)中的误用。
二、“ 것” 的含义
在现代朝鲜语(韩语)中,“ 것” 并非用于特定意义,而是以抽象且概括的意义使用。然而,所有单词都有其基本含义,并以此为基础经历向抽象意义扩展的过程。从《列子》中记载“ 物,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可以看出,“ 物” 基本上指具体的显然它表示物体。只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物” 字的含义大幅扩展,不仅涵盖了各种各样具体的事物,还包括抽象的概念。《新华字典》对“ 物” 的基本解释归纳为以下三点。
(1)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物体、货物、礼物⋯⋯
(2)内容、实质:言之有物。
(3)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
如此,汉语的“ 物” 从具体含义扩展到了抽象含义,中世纪朝鲜语(韩语)的“ 것” 似乎也继承了“ 物” 的基本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具有了更为抽象的含义。也就是说,可以认为中世纪朝鲜语时期“ 것” 的基本含义是“ 물건(物)” 。此后,“ 것” 随着时代的发展扩大了语义范围,在现代朝鲜语(韩语)中具有了多种语境意义。
该词的含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众多学者研究。洪始万主张,“ 것”在历时层面上兼具“ 物体(物)” 与“ 事实(事)” 的意义,并解释说,世间万物可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也就是说,“ 物” 是一个涵盖“ 万物”的概念。
《利秋行(2009 年)》指出,从后期中古朝鲜语到现代朝鲜语(韩语),“ 것” 的原型意义是“ 某个对象” ,这个基本意义不变,会根据语境扩展出多种意义。因为“ 것” 的基本意义是“ 某个对象” ,所以它能在各种语境中灵活使用。
奈达提到了词汇的语义层级,说明具有共同要素的词汇会形成一个语义领域,且这些语义领域构成层级结构。据此,最大的语义领域,是“ 对象” “ 事件” “ 抽象” ,据说它们分别对应“ 物” “ 事态” “ 抽象” 。而且,“ 物” 的下位范畴包括“ 植物” “ 人工物” “ 物质” 等,它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分。这种分析表明,“ 物” 在语义场中处于较高的地位,语义领域较广,暗示了“ 것” 可以涵盖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以下例句展示了“ 것”的多种含义。
例(1):
가.친구랑 맛 있는 것을 먹었다.(음식, 물건)
1.和朋友吃了好吃的东西。(食物、物品)
나. 큰소리로 짖고 있는 것이 우리 집 강아지이다.(강아지,동물)
2.大声叫着的是我家的狗。(狗、动物)
다. 나이도 어린 것이 어른들 앞에서 버릇이 없구나.(사람,비징)
3.年纪小的人在大人面前没礼貌啊。(人、称呼)
라. 공부를 열심히 하는 것이 마음에 드는구나.(행위, 사실,현상)
4.努力学习的行为让我很喜欢。(行为、事实、现象)
마. 집에서 전화가 온 것은 오후 5 시 쯤이였다.(시간)
5.家里来电话的时候大概是下午5 点左右。(时间)
바. 곧 날이 개일 것이다. (확신, 추측)
6.马上天就要亮了。(确信、推测)
사. 집주인은 좋은 사람인 것 같다. (추측)
7.房东好像是个好人。(推测)
아. 도서관에서는 음식을 먹지 말 것. (명령)
8.在图书馆不要吃东西。(命令)
자. 끊임없이 도전하여 끝내 성공한 것이다.(강조)
9.不断挑战,最终成功了。(强调)
如同礼仪性的问候语一样,在现代朝鲜语(韩语)中,“ 것” 不仅可以指代具体的事物,还可以广泛地表示行为、事实、时间,甚至包括推测、命令、强调等语法功能。但是,在指代“ 场所” 时,不使用“ 것” 。
차.우리가 가는 것은 학교이다.
10.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学校。
차.우리가 가는 곳은 학교이다.
10.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学校。
并且,在指代“ 人” 的情况下,也有局限性地使用。
三、“ 것” 的误用分析
依存名词“ 것” 是朝鲜语(韩语)中非常常用的单词,具有多种含义,在句子中起着重要作用。“ 것” 具有可以广泛替代具体或抽象对象的高度灵活性,但尽管如此,在语言生活中仍存在误用的情况。“ 것” 可以表示“ 物品、事实、现象、态度、心理⋯⋯” 等多种含义,但在某些有限的语义功能中,也会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通过分析这种误用现象,可以了解“ 것”正确的使用范围和局限。
“ 것”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代替人,但这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使用。在提及人时,“ 它” 通常带有贬低的意思,或者用于称呼小孩。也就是说,当有贬低对象人格或把对象物化的意图时,或者在传达对孩子的喜爱、怜爱等情感时,可以使用。
语言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而持续变化。人们自然使用的方式必然会随着时间而演变。然而,当这种变化偏离语法规范时,为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就需要努力纠正这种现象。
四、结论
在本论文中,考察了“ 것” 的基本意义和抽象意义,并对现代朝鲜语(韩语)中被误用的“ 것” 进行了分析。简单概括其内容如下。
可以得知,在现代朝鲜语(韩语)中,“ 것” 以基本意义和伪装的抽象意义被广泛使用。“ 것” 的基本意义是“ 物品” ,用于指代特定对象。此外,它还具有指代除“ 场所” 和“ 人” 之外的世间万物的抽象意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指代“ 人” 时,只能在贬低人格的语境中使用。
最后指出了在现代朝鲜语(韩语)中对“ 것” 的滥用问题。“ 것” 是现代朝鲜语(韩语)中极为常用的依存名词,具有替代物品、事实、现象、态度、心理等多种对象的功能。然而,尽管它具有这种概括性特点,但在与“ 场所” 相关的表达中无法使用,在指代人时,只有在表达贬低含义,或对小孩表达喜爱、同情、怜悯等情感的有限语境中才能恰当使用。因此,在频繁出现滥用情况的所属关系或语法上模糊不清的情况下,有必要选择合适的词汇来替代“ 것” 。
归根结底,“ 것” 并非仅仅是一个概括性且灵活的词汇,而是在使用上需要极为谨慎的词汇。尤其要记住,必须充分考虑各种语气和语境,彻底分析“ 것” 所表达的语义内涵,才能做到准确使用。
参考文献:
[1]马萍慧.韩语依存名词基本概要[J].青年文学家,2020,(12):171+173.
[2]陈艳平.试论依存名词“ 것” 的变异形态“ 거/걸” 的成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朴英爱.韩国语依存名词的语法化现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0.
[4]이익십.한국어분법[M].서울:서울대하출판부,2005.64.64.97,63.
[5]최규일,한국어 "것"의 사용과 의미 기능[A].제주대학논 是접[C].제주:제주대하교,1994.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