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创新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

郭莎莎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实验中学

为了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更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初中生发展数学思维、建立数学观念的重要载体,但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均不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所教内容合理优选教学策略,设计数学课堂,依据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趣味、合作、平等的数学课堂,通过推进课堂转型,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善学习方法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专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却忽略了如何使用有效的方法来改善学生的学习。过去,思想教育建设在传统教育中经常被忽略,其重点是知识转移。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 惯性” 迫使大多数教师“ 穿新鞋走老路” 。新的课程改革形势要求教师必须能够面对个体差异并创造民主,平等的局面和谐宜人的教学氛围。这样,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深入的交流,相互启发,开放思想,帮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的成分,并使教学过程公平。在学期开始时,初中数学备课小组从头脑出发,改变了教师教学的哲学,与课程改革的步伐并列,从新的教科书研究开始,组织了这组教师的研究。最初将初中数学的教学转移到素质教育的道路上。

例如,在直线、射线、线段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三种线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在讲解的过程中寻找一种全新的方法,去除与精髓无关的一些次要知识,在其中找到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其中找到主要内容,并在授课中找到精髓。最后,在评估学生时,老师必须诚实,公正,以使学生对老师更有信心。

二、设置问题情境,深入了解研究

问题设计是一种可以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老师所提的问题进行有效提高的最好方法,学生可以对老师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在需要的时候,老师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他们还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进行自己的独立研究,并对有关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随机事件》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把10 只乒乓球放在一个箱子里,这10 只乒乓球只有一只的色彩不一样,其他九只的色彩完全一样,这时候老师就会让一位同学上台去进行抽签,然后把抽出的球标记出来。

在每个同学都抽好了乒乓球以后,老师可以对乒乓球上的标记有几次重复进行观察,从而对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进行判定。在这种问题的情景中,孩子们可以对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含义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加直观。

三、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好奇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互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历史和数学故事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和数学思想的形成。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介绍数学的历史事件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例如,在《三角形》或者《平行四边形》等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讲述数学家欧几里得的故事,介绍他的《几何原本》对几何学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几何学的起源和发展。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内涵和意义,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还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站在学生立场,弥补学生不足

建设一个搞笑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习惯以及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及时去改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在初中数学高效教学探究中,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教学需要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营造一个鼓励思考、互动和合作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春露,徐乃楠.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数理 天地:初中版,2022(9):63-65.

[2]陈兴国.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求知 导刊,2022(10):30-32.

[3]王松.浅析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美眉,2022(10):0061-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