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和大模型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论述
杨静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上海市 201318
医学影像分析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医生可通过影像获取详细的患者内部结构信息,从而支持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辅助治疗。然而,随着医学影像数据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人工分析和处理方法已显现出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医学影像的解释和诊断过程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存在主观性强、重复性较差等挑战。为了应对医学影像分析中的现有挑战,新兴的元宇宙技术和大模型可为其提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1]。元宇宙技术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为医学影像的沉浸式展示和交互性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大模型,特别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对复杂数据模式的高度适应性,能够自动化地分析医学影像中的特征,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医学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分析其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力和优势。本文为未来基于元宇宙和大模型的医学影像分析发展提供新的见解和方向,促进医学影像分析技术的进步,最终造福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
1 医学影像分析现状
1.1 医学影像的种类和应用领域
医学影像利用多种成像技术获取患者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主要包括(图 1A):(1)超声波成像:利用高频声波向组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其反射回波信号以生成组织结构图像。该技术在妇科、产科、心脏及各器官功能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2)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结合 X 射线体层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生成具有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适用于检测骨骼、血管和软组织等病变。(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测量组织在电磁波激励后的恢复时间差异,以生成详细的图像。该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脑部和心脏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效果。(4)放射性核素扫描:利用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检测器官功能和生物化学过程,特别在肿瘤、心脏和脑部等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技术能够提供不同层次和角度的解剖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跟踪监测。
1.2 医学影像分析的局限性
医学影像技术在器官解剖和组织信息获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分析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医学影像的解释和诊断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能存在主观性判断,从而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其次,传统分析方法通常需要依赖人工操作和特征提取步骤,导致效率低下且可能存在一定的错误率。此外,面对复杂的病例,传统方法无法提供准确的诊断,增加诊断延迟和误诊的风险。最后,随着医学影像数据的快速增长和传统图像分析方法效率的限制,医疗资源可能面临匮乏和高人力成本等问题。因此,为克服这些局限性,结合智能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实现医学影像的自动化处理,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2 智能医学在影像分析中的发展
2.1 大模型技术
大模型是指参数量非常庞大、拥有复杂结构的深度学习模型。这些模型通常由数十亿到数千亿个参数组成,需要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以便捕获复杂的数据模式和特征。其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训练和微调:大模型通常使用预训练技术,如基于 Transformer 模型衍生出的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2]及随后的 GPT 等。这些模型经过大型数据集的预训练后,通过监督式微调以适应特定语言和图像处理,逐渐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得到应用。(2)多任务学习:大模型可以通过共享多任务之间的监督信号来改善原始任务。在医疗中,大模型可同时处理多种医学影像,优化诊断决策,并进行预测与推荐任务。(3)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大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变换器(Transformer)[3]等,这些网络可用于医学影像的自动诊断。通过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大模型在医学影像分析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2.2 元宇宙技术
元宇宙是连通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人工世界形成虚实交互的平行空间,通过对人工世界的开发,实现人类活动和想象力的延伸。其关键技术包括网络运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和交互技术等。其中,交互技术是元宇宙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涵盖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混合现实(Mix reality,MR)[4]。VR 技术通过头戴式显示器等设备隔离外界的视觉、听觉,使用户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中。该技术已相对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游戏领域。AR 技术是在现实环境中生成虚拟的模型,允许对这些模型进行操纵与结果预测,其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MR 技术结合现实和虚拟环境进行交互,是一种现实-虚拟连续体,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训练和手术等方面。
2.3 智能医学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优势
避免分析的主观性和依赖性: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在大量标注数据上进行训练,构建影像特征信息提取与判断的模型,系统化处理和标记病灶大小、形状、位置等参数。元宇宙通过标准化的虚拟现实界面和工作流程,医生结合 VR 和 MR 技术查看和操纵医学影像数据,分析验证量化指标。这种标准化界面有助于提高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大模型能够自动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关键特征,无需人工干预;另外,医生通过元宇宙直观的交互界面使用手势和语音命令快速获取和分析医学影像数据。这种方式极大简化了影像分析流程,提高了处理效率,并降低了人为错误的风险。
提升对复杂病例的诊断:大模型具备强大的大数据学习能力,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的医学影像数据。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技术,揭示复杂病例中的潜在模式和关联,提供智能概率预测,辅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对于复杂病例,医生可通过 VR 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利用 AR 技术进行实时的手术规划和模拟。这种智能分析方式不仅提高医生对复杂病例的理解和诊断准确性,还能减少误诊和延误诊断的风险。
促进团队合作与治疗策略的开发:大模型可对更多未知疾病机制提供线索,从而促进机制基础的治疗策略的开发,元宇宙环境下的大模型支持高级的交互性和协作功能。多个医疗专家可在虚拟环境中实时共享数据、讨论病例,并进行远程协作和会诊,以此促进团队合作。另外。
综上所述,元宇宙与大型模型结合在医学影像分析中能够显著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可视化效果、交互性和协作功能,从而为医疗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进步。这种整合技术不仅提高了医疗工作的效率,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结果。综上所述,智能医学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推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性,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体验。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元宇宙技术和大模型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元宇宙和大模型的结合将推动医学影像分析朝向更加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元宇宙技术将促进远程医疗的发展,医生可以利用虚拟环境进行远程会诊和手术模拟,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将促进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如增强现实引导下的精准手术和实时影像诊断。大模型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将推动医学研究的进步,通过分析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发现新的疾病特征和诊断标志物。
2.4 发展前景
元宇宙技术和大模型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结合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将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创新应用场景的扩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技术将继续推动医学影像分析领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精确、更高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图 1 医学影像分析发展

其中,A-传统医学影像分析技术;B-新型医学影像分析技术;C-结合传统及新型医学影像分析技术的临床应用。
5 结论
医学影像分析是医学诊断的核心工具之一,它需要高度准确性和精确度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大模型如深度学习模型已经医学领域展示出了优异的性能,能够自动化和精确地分析影像,检测病变并提供辅助诊断。同时,元宇宙技术为医学影像分析提供了沉浸式的虚拟环境,医生可以在这个环境中与影像进行互动和分析,实现远程协作和实时手术模拟。元宇宙和大模型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结合是未来医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深度学习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为医疗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Shi J, W.L.L., Wang S S, et al., Applications of deep learning in medical imaging: a survey [J]. Journal of Image and Graphics. 2020. 25(10): 1953-1981.
[2]Kim, Y., Kim J.H., Lee J.M., et al., A pre-trained BERT for Korean medical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J]. Sci Rep, 2022. 12(1): 13847.
[3]He, K., Gan. C., Li Z., et al., Transformers in medical image analysis [J]. Intelligent Medicine, 2023. 3(1): 59-78.
金铁峰.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4.45(2):72-75.
作者简介:杨静(1978 年 4 月)男,汉族,大学本科,浦东新区,高级工程师,从事医疗信息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