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价值

作者

伍宁宁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7

作者简介:伍宁宁(1972.10)男,汉族,湖南新宁,政工师,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群团、文明创建、统战、意识形态等工作

摘要: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发展和增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明确的企业愿景与价值观、全面的宣传与培训以及积极健康的企业氛围,都是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策略。正确引导企业文化的发展,注重内部沟通与员工成长,有助于激发员工潜力,提高团队凝聚力,并最终为企业创造宝贵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始终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将其视为企业持续赢得市场份额、客户信任和员工忠诚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策略

引言

企业文化,深植于组织内部,作为一种无形而又强大的力量,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价值观念、信仰、行为准则等要素,熏陶、影响企业内部成员,提升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增强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如何在恢宏变革的历史舞台上,紧紧抓住企业文化这一有力武器,成为众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从国际知名企业到乡村创业者,无论规模大小,企业文化在各种类型企业管理层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1企业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1.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这一术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它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而形成的。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员工的内心,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就是员工共同遵守的意识、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或标准的总称。这三大要素共同组成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基因”,它决定着一个企业的个性。一个公司的文化,如同一个人的个性一样,是由基因决定的,也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企业文化也是一样,不仅包含了创建之初的初衷与使命,而且包含了在发展中不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或组织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特色的、以其价值为中心的文化管理方式。这表明,企业文化并非一种固定不变的东西,它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断进化和升华。企业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产业特征、企业规模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所以,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并有自己的特点。企业文化是一种共有的认识体系,是一种延续性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一个公司的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像基因那样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变成一种传统与习俗。这样的传统与习俗,不但会对公司的决定与行为产生影响,而且会对整个公司的气氛与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更是一种物质财富。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靠领导的精心策划、指导,更要靠企业内部所有人的积极参与与认同。但企业文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进。唯有如此,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之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1.2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共同意识。它是一个公司的精神内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运作和管理。企业文化具有四大特征:独特性、传承性、共识性和动态性。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与历史传统,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独特之处。在这种背景与传统的基础上,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逐步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企业文化才能被区分开来,体现出企业的个性。企业文化的继承性是企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和一定的历史积累而形成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传承,才能让企业的文化代代相传,长盛不衰。企业既要传承自己的文化,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不断地调整与创新。企业文化是一种普遍认同的组织共识,是组织中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准则与价值观。正是由于这种共识,企业文化才成为企业内普遍存在的一种思考模式与行为规范,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共同理念。企业文化是一种动态的表现,它是指企业的文化要根据外部环境、内部情况而不断地进行调整与发展。正是由于它的动态性,才使企业具有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能力。作为企业精神之魂的企业文化,以其独特性、传承性、共识性、动态性等特点,对企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既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又可以增强企业的对外竞争能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把企业文化持续地传承下去,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2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

2.1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产物

企业文化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企业管理实践的产物,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半个世纪以来,企业管理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这三个阶段都强调以物为中心。这些管理模式在历史上都曾起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技术革命、生产力的发展,人越来越处于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以物为中心的管理逐步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过渡。企业为了更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在物质激励的同时,必须更重视员工的精神因素,更重视人的感情要求。于是,倡导企业文化作为提高企业管理的新途径、新形式悄然兴起。

2.2企业文化填补了传统管理的不足

传统管理总是把人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对立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不高,管理者的指挥不力,企业的目标往往不能顺利而圆满实现。一位企业家曾说过:“你能命令职工按时上下班,但你却不能命令每一个员工都用出色的方式全力工作”。再者,传统管理主要是从业务过程和行政组织过程两大系统来展开的,虽然保证了企业运转的操作过程,但未能注意到人精神过程这一点,因而总会产生不尽如人意之处。

2.3企业文化拓宽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领域

企业文化集中地反映了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更深的层次渗入到企业管理活动中去,拓宽了企业管理领域。一是拓展了企业管理时空范围,进入员工生活空间。传统管理往往局限于企业生产活动和工作时间范围之内,但管理中有些问题不只在生产活动范围可以解决的,还与员工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因素相关,企业文化以其自身的特有形式透到员工业余生活中去,从企业拓展到个人、家庭、社会,从有形到无形,延展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时空范围。二是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更生动活泼。由于企业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态,可以把行为科学、传统、习惯等巧妙融入到管理工作中去,因而在方式、方法上比传统管理更加灵活多样,更容易为员工接受。三是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实现群众化、业余化。传统的企业管理通常是领导制定条款,员工遵照执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有着一条无形的鸿沟,而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与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方面源于员工之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形成员工的共同信念,使得管理工作实现群众化、业余化。这种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管理的形式之多、方法之活、教育面之广是传统管理无法比拟的。

3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

3.1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通过激励导向功能,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思想观念的革新,并且推动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的全面创新,确实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水平。企业具有开放创新的文化,能够更加轻松大胆地组织开展管理模式创新的活动,探索和尝试全新的现代化管理工具与管理方法,大胆开展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体制建设。并且企业员工也能够在此文化环境影响下树立起更积极的创新创造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和新管理形势,保障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过渡期的工作质量。

3.2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

企业文化具有差异化和独特性的特点,各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通常都是形色各异的,具有不同的内涵与特点。因为企业文化来源于各个企业独特的实践,因此代表了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习惯。由此可知,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特色化和多元化发展。企业文化能够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更加正确地认识自身,作出正确的市场定位,使企业能够立足于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更多更加适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推动企业多元化经营发展体系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企业发展路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3构建企业特色治理体系

企业文化还能够推动企业现代化特色治理体系的构建。企业文化凝聚了企业全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包含了企业对利益的诉求和认识,对社会责任感和经济效益追求的认识,也包含了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观念。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全体成员正确地认识企业的差异化特征,包括产品差异化特征、营销管理差异化特征和人才差异化特征,引导企业去优化和调整原本效仿其他企业或者国外管理模式建立起的治理体系,使得企业治理体系更加适合自身运行特征和实际状况,更加个性化。

4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4.1确立企业使命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在于确立清晰的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展示了企业对未来事业和发展目标的坚定信念,它激发员工对企业前景的信心,核心价值观则是企业内部共有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原则,基于企业对社会责任、商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理解。明确的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唤起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意识和荣誉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从而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工作效率和热情。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产品特性、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审视,以确保其具备持久性和特色。在确立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后,须在企业管理变革、员工培训、组织活动及内外部沟通等方面予以贯彻,使之成为企业全体成员共同遵从的原则与底线。

4.2加强企业文化宣传

积极推广企业文化有助于在内部员工与外部客户、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与品牌形象。企业可采取多种手段进行传播,例如发布企业内部刊物、组织内部讲座、充实官方网站内容、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举办企业活动、参与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等。这些传播途径有助于激励员工关心企业核心价值观、信仰等,形成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与理解。教育是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理解并维护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方式。企业应开展一系列企业文化教育、课程及研讨会,使员工深入领悟企业文化,将企业价值观、信仰真正融入日常工作实践。教育可结合岗位特征、员工层次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满足员工需求,最大化教育效果。传播与教育的有效结合有助于营造积极的企业氛围,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教育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在招聘市场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成为企业的一分子。

4.3营造积极的企业氛围

首先,要实现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兼顾员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营造一个激励人心、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氛围。企业要重视员工福利、提升办公设施,以及关注员工心理健康,确保每位员工充满热情、斗志旺盛地投入到工作中。其次,关注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发展。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离不开尊重、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企业要注重团队凝聚力的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领导者需具备愿景、创新精神、协调与激励能力,带领团队向共同目标前进。举办多样化、有意义的团队活动,提升团队间的沟通与默契,激发团队归属感和向心力。最后,企业需关注员工的发展与成长。从招聘、培训到晋升,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道路。注重员工个性化培训与发展,鼓励员工提升专业技能以及领导力。推行激励制度,激发员工潜能,充分挖掘内在动力。实施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确保员工付出与回报的平衡。

结语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得以规范和有效的工具。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员工能够自觉地服从公司的各项规定,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制定行为规范,从而减少企业内部的矛盾与冲突,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要想使企业文化更好地发挥其正面效应,就必须强化企业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参考文献

[1]田景正,张晓辉.企业文化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21(6):105-107.

[2]胡光宗,谢清松.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经济,2020(2):89-91.

[3]王秀丽.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J].企业管理,2021(3):56-58.

[4]李晓光,张伟.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协同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20(4):120-122.

[5]赵玲清.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价值[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