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挖掘与实现途径

作者

张霞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荷花池小学 419600

引言

德育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品格养成至关重要,尤其在素质教育推进中,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已无法满足全面发展的需求。德育不仅限于思想品德课,其他学科也能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数学作为一门抽象且逻辑性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成为当下的挑战与机会。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于侧重知识点讲解,忽视了德育功能的发挥。实际上,数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习惯。本文旨在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挖掘与实现途径,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是指通过数学教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首先,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严谨的思维方式,注重细节,讲究逻辑,这种习惯的培养能够影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例如,通过培养学生在解题时注重步骤的规范、细心计算等,可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耐心、细致和踏实的品质。其次,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过程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智力水平,也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数学的应用题往往贴近实际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数学问题的设计,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能够培养主动探索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这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最后,数学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许多数学活动和问题解决中,学生需要与同伴进行讨论、合作,集思广益,最终得出结论。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体会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元素的融入策略

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方法、课堂管理等多个方面着手,将德育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道德问题,设计具有德育引导的数学问题。例如,在讲解比例、分数等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如何公平对待每个人的需求,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平正义感。其次,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也能有效促进德育的实现。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项目化学习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通过集体讨论和互相协作,学生不仅可以提升数学能力,还能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理解团队协作对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性。再者,教师应注重课堂管理中德育功能的发挥。在课堂中,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组织纪律、奖励与惩罚等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道德讨论环节,结合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通过这些策略,德育元素能够在数学教学中自然地融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小学数学德育功能实现的具体途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首先,可以通过设计与数学相关的德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道德的力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集体中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道德和责任的含义,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和故事教学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道德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数学应用中的道德困境和解决方案,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同时,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方法也能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再次,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形成自信、独立、坚韧的品格。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在数学学习中实现知识的学习与德育的融合。最后,家庭和学校应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学校应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推动学生德育的落实。教师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建议家长在家庭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小学数学德育功能实施的难点与对策

尽管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由于当前教学内容的偏重和时间安排的紧张,教师往往难以兼顾德育的渗透与学科知识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德育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点,使两者能够有效融合。其次,部分教师的德育观念不够强烈,缺乏将德育融入教学的意识和方法。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加强对德育内容的学习和研究,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德育功能的实现。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使得德育教育面临一定的困难。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相应的德育培养。最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学校应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形成共同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合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德育教育。

五、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挖掘与实现,既是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也是对其思想品德的培养。通过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使其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有效的课堂管理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支持,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必将得到更好的实现。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吴卫国.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36):134-137.

[2]孙莉.跳出传统跨界融合——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4,(12):145-147.

[3]杨凌.新课标背景下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J].教师,2024, (3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