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高职游泳教学中的运用及思政元素融入研究
雷震洲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游泳当前已经成为人们最喜欢的运动之一,同时也成为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近年来在游泳教学中也逐渐形成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理念,提升游泳教学质量,保证游泳训练的专业性。在核心稳定力量训练这一关键环节,其不仅对于提升学生的游泳技能具有显著效果,更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宝贵契机。本文主要对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运用策略及融入思政元素进行分析,探索核心稳定力量的常规训练方法和应用策略,以期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核心稳定力量训练;高职;游泳教学;思政元素
高职游泳教学中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应用,有利于更好的训练学生的体能素质,强化体能训练效果,帮助学生塑造更强健的体魄。同时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是游泳课程训练的关键内容,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高职游泳教学中需要加强对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积极融入思政元素,提升游泳训练效果和育人水平。
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融合思政教育的训练在高职游泳教学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一、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游泳教学中的意义
(一)为运动员提供力量支撑
游泳运动与陆地上的常规运动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别,游泳运动的起点不同,运动员在起跳台上起跳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身体达到固定的、稳定状态,要求运动员的身体必须要保持最佳的稳定出发姿势。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有利于提升身体的控制能力,使后期游泳的技术发挥效果更佳。游泳运动中,运动员必须要具有非常强大的核心力量,才能够使下肢的击水力量更强,并向全身传递。提升身体前进的动力,使游泳过程中保持技术动作不变,提升游泳速度。避免由于游泳中身形不稳,导致更多的能量消耗。
(二)为运动员提供肌肉枢纽
游泳运动中可以通过人体中多个肌肉群以及组织间的共同参与和作用,使身体的肌肉能够更好的推动运动,使身体的运动中形成规律性的肌肉链,为四肢爆发力提供更强大的力量。
(三)促进动作间的协调性
高校游泳课教学中,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游泳实践,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在游泳教学课程中,大部分游泳动作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要求学生在游泳运动的学习中需要能够紧跟教师的节奏,掌握动作技巧和要领,更好的完成游泳学习任务。核心稳定性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游泳教学中高水平的训练难度。通过核心力量实现对上下肢体动作的协调,使四肢力量可以均衡发展,在游泳中能够有效配合,保证动作的流畅。
二、核心稳定力量的常规训练方法
游泳教学中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的运动技能。一般常规的核心稳定力量训练采用的都是地面训练的方式,可以采用器材辅助训练,也可以进行无器械训练,而且器械训练中还可以采用轻质器材和重型器械训练,通过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有利于提升核心肌肉群力量,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高职游泳教学中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可以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选择相应的训练方式。
(一)无械训练
核心稳定力量训练中无器械训练一般用于初期的训练中,训练强度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训练方式简单,对场地以及训练条件要求不高。在无械训练中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核心肌肉群,体验核心肌肉群的发力特点和方法,并在核心肌肉群的带动和作用下对自身身体进行控制。无械训练的成本低廉,方法简单,通过平板支撑以及侧平板支撑的训练方式即可以完成。
(二)简单器械训练
无械训练完成后可以逐渐向简单器械的训练过渡,提升训练强度,比如可以利用瑜伽球、平衡球等器械辅助训练。通过这些器械的应用有利于对学生核心深层肌肉的锻炼,对核心稳定力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对身体的控制力。在游泳运动中能够长时间维持正确的泳姿。这种训练方式相对于传统训练中过于依赖外部力量的训练,更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控制力,抵抗外力的支撑作用。
(三)复杂器械训练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复杂器械训练,提升学生的核心稳定性和肌群能力。使学生逐渐向更高运动水平发展,能够在运动中更好的控制肌肉力量和身体,并能够在运动中维持正确的姿势。复杂器械的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运动器械辅助提升自身的核心肌肉群力量,保持核心的稳定性。比如,可以通过推举哑铃或者练习深蹲的方式提升核心稳定力量,保证身体的平衡力。
三、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高职院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高职游泳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游泳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不同的游泳方式完成不同的核心肌肉群训练,保证训练的均衡性。同时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并科学安排训练时间,采用合理的融入方式,保证核心力量训练的有效性。
(一)合理选择动作姿势
核心力量的训练中要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对腹部、腰部、背部等部分的力进行交替训练,防止单一训练使局部肌肉疲劳,无法长期坚持。同时在游泳训练中任何一种泳姿在核心稳定训练中都具有共通性,仅是侧重点存在差异,因此只要能够抓住核心训练的侧重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必然会提升游泳训练效果。
(二)训练突出针对性
在核心训练中,虽然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但是由于学生们的稳定性水平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采用分层训练和针对性训练的方式。同一个核心训练动作,有的学生能够轻松完成,有的学生努力很多次仍然无法完成,则需要将这两种学生分为两个层级,保证所有层级学生的核心肌群都能够得到锻炼,同时不会对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造成伤害。训练难度需要结合运动员的核心能力和身体素质确定,保证训练的针对性。此外,在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中,训练过程需要遵循从易到难的训练规律,以及从静态训练向动态训练过渡的顺序,使学生在训练中能够逐步调节肌肉,使身体逐渐适应训练强度,通过训练后使神经系统能够更好的支配肌肉运动,达到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目的。
(三)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高校游泳教学的课时安排决定学生们进行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时间有限,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需要合理协调和安排训练时间。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课时安排来看,学生们每堂课的核心稳定训练时间可以设置在水上训练结束后,训练时间设置为10分钟左右。通过陆地上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如何控制自身的稳定性,在水中的训练则着重训练运动员的身体姿势调节能力,使学生在水中也能够稳定控制身体。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核心稳定力量训练课程,并在课程中插入表层肌的训练内容,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合理调整训练时间。此外,为了打破课时以及课堂的限制,教师可以将核心稳定训练内容制作为微课的形式,并上传到微信、钉钉等平台,为学生们的课后训练提供参考。
(四)注重陆地训练
游泳核心稳定力量训练中可以分为陆地训练和水上训练两种训练方式,但是师生们往往对陆地上的训练重视度不足。在课时的限制下师生都希望可以将时间更多的应用到水中的实践练习,陆地训练会尽可能减少。但是实际上陆上体能训练对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尤为重要。同时现有的陆上体能训练主要训练内容为上下肢的技术动作,不注重对学生躯干力量的训练。因此不仅需要加强陆上体能训练,还需要注重对躯干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结合学生的核心力量现状和动作要求,设计核心力量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保证训练技术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使核心力量与四肢力量的训练保持均衡性。将陆上训练与水下训练内容结合,可以适当增加陆上的训练强度,水下则以专项训练为主。高职游泳教学中面对的训练群体主要为学生,学生的体育训练经验不同,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大部分学生都未经过专业的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因此初学者的核心稳定力量训练中需要适当增加核心稳定力量的教学比重,虽然会占用一定的游泳技术教学时间。但是在学生们核心稳定力量提升后,学习游泳的速度也会快速提高,而且能够快速掌握不同的游泳技巧,在实践训练方面更游刃有余。
四、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高职院校游泳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也是提升身体平衡能力和力量的重要方法,对游泳运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虽然高职游泳教学中无法与专业的竞技游泳训练相比,但是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也同样重要。随着体育教学中提出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后,当前很多高职都将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纳入到游泳训练中,并不断加强比重。这种认知是片面的、极端的,虽然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游泳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教学落实中并不能形成唯核心力量论的模式。强调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教师对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认知,可以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训练方法辅助游泳教学,并不是为了核心力量训练而进行训练。
同时在核心稳定力量训练中,需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当前高职游泳教学中尚未形成关于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系统教育体系,因此教师们在核心力量训练中会借鉴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学生的体能与运动员的体能间差距甚大,盲目的借鉴运动员训练方式容易使学生无法接受。虽然教师会对训练难度和力量进行控制和降低,但是仍然难以适应学生的体能状态。学生的核心力量训练中主要训练的内容以脊柱周围的短小肌肉为主,不宜采用负荷过大,或者爆发式的训练方式。教师需要采用小强度,大频率的训练方法,加强对核心肌肉群的刺激,将核心稳定力量训练融入到常态化的教学工作中,每堂课都需要预留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实践,并与四肢训练结合,形成综合性训练效果。此外,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必须要保证动作的规范性特点,能够与人体关节吻合,符合人体发育特点,防止由于过度训练或者不规范训练等造成肌肉运动损伤。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学生的游泳运动学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力量支撑力,为核心区域与四肢提供枢纽作用,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游泳技术。但是由于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当前针对高职游泳教学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师们在教学中仍然处于经验摸索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仍然会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保证核心训练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控制训练时间,保证训练的针对性,并将陆上训练与水下训练结合,采用科学的融入方式,发挥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功能,提升高职游泳教学效果和水平。
将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游泳教学中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能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融合思政教育的训练在高职游泳教学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睿. 试论高校游泳教学中核心稳定力量训练措施[J]. 活力,2018(20):157.
[2] 杨日旭. 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普通高校游泳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风尚,20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