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运动控制器的多轴运动平台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作者

秦邦 黄智浩 王星

杭州仪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引言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多轴运动平台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机械加工、机器人等众多行业。实现多轴运动平台的高精度、高速度和智能化控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运动控制器作为多轴运动平台的核心控制部件,其性能和功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基于运动控制器的多轴运动平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过程,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新的技术参考方向。

二、系统总体设计

2.1 硬件选型与架构设计

在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的构建中,硬件选型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系统性能、稳定性与适用性。本系统核心组件包括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以及编码器、限位开关、触摸屏等辅助设备与各类电气元件,各部分协同工作,构建稳定可靠硬件架构。

运动控制器选用Trio公司EURO404 型,该控制器具备卓越控制与通信能力。其拥有 4 轴控制能力,可精准协调多轴运动,满足复杂运动轨迹控制需求。支持 Ethernet IP、DeviceNet、CANopen 、MODBUS-RTU 等多种通信协议,能够灵活适配不同设备与场景通信要求,确保数据高效传输与系统实时控制。丰富的 I/O 接口可便捷连接各类传感器与执行机构,为系统功能扩展提供便利,增强系统通用性与可扩展性。

伺服驱动器采用松下MINAS A6 系列MBDLT25SF 型,该驱动器具备高响应性、高精度与多种控制模式优势。高响应性确保系统对控制指令快速响应,减少延迟;高精度保证运动控制准确性,满足精密加工等场景需求。多种控制模式提供灵活性,可根据实际工况选择最合适控制方式。依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适配功率与型号,确保能够稳定驱动伺服电机,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动力保障。

伺服电机选用松下低惯量电机,其具有高转速与良好动态性能。高转速特性使电机能够快速达到设定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良好动态性能使其能够迅速响应控制信号变化,满足多轴运动平台对快速响应与高精度定位严苛要求,确保运动平稳、准确。

此外,系统配备编码器,用于实时反馈电机位置与速度信息,实现闭环控制,进一步提高运动控制精度;限位开关用于限定运动部件行程范围,防止超程损坏设备,保障系统安全运行;触摸屏等人机交互设备为用户提供直观操作界面,方便参数设置、状态监控与操作控制。同时,系统还包括电源、继电器、接触器等电气元件,电源为系统各部件稳定供电,继电器与接触器用于电路通断控制与信号转换,确保系统电气连接稳定可靠。

2.2 软件设计与功能实现

运动控制软件采用Trio 公司的Motion Perfect 4,该软件提供了直观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功能模块,支持 TrioBASIC 和 IEC 61131 - 3 等编程语言,方便用户进行程序开发和系统调试。

在软件功能实现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运动控制功能:通过编写 TrioBASIC 程序,实现对多轴运动平台的精确控制。支持直线、圆弧、螺旋线和空间圆弧等多种插补方式,可满足不同轨迹的运动需求。例如,在加工复杂形状的零件时,可利用插补功能实现刀具的精确运动,确保加工精度。

参数设置功能:用户可通过软件界面方便地设置运动控制器的各项参数,如轴类型(ATYPE)、单位当量(UNITS)、速度(SPEED)、加速度(ACCEL)、减速度(DECEL)等。这些参数的合理设置对于系统的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实时监控功能:软件能够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轴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参数,以及设备的报警信息。通过虚拟示波器和数字量 I/O 观测窗口等工具,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人机交互功能:借助触摸屏等设备,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输入指令、设置参数、启动或停止系统运行,操作简单便捷。

三、系统调试过程

3.1 硬件连接与检查

首先,按照系统设计要求,正确连接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编码器、限位开关等硬件设备。确保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牢固,接线正确无误,避免出现松动或短路等问题。

连接完成后,对硬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电源供应是否正常,各设备的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测量关键节点的通断、电压和电阻,确保电气参数符合要求。同时,检查编码器的安装是否牢固,其信号线连接是否正确,以保证位置反馈的准确性。

3.2 参数设置与优化

轴参数设置: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设置运动控制器的轴参数。例如,对于“YTIYKC - 1S 型 运动伺服控制工作站(数字信号)”,将ATYPE 设置为43,表示脉冲 + 方向输出;根据滚珠丝杠的导程和电机每旋转1 圈的指令脉冲数,计算并设置 UNITS 参数。在“YTIYKC - 1M 型 运动伺服控制工作站(模拟信号)”中,将ATYPE 设置为44,表示模拟量伺服 + 增量编码器,并相应设置UNITS 参数。

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设置:合理设置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参数,以平衡系统的运动性能和稳定性。速度设置过高可能导致系统振动或精度下降,过低则会影响生产效率。加速度和减速度的设置要根据电机的性能和负载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过冲或启动停止不平稳的现象。

其他参数设置:还需设置如跟随误差限(FELIMIT)、爬行速度(CREEP)、点动速度(JOGSPEED)等参数。这些参数的优化对于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3.3 软件调试与故障排除

程序编写与下载:使用Motion Perfect 4 软件编写运动控制程序,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实现各种运动轨迹的控制。编写完成后,通过软件将程序下载到运动控制器中。在下载过程中,确保通信连接稳定,程序传输正确无误。

调试工具的使用:利用软件提供的虚拟示波器、数字量 I/O 观测窗口等调试工具,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试。通过虚拟示波器,可以观察轴的运动轨迹、速度变化等参数,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数字量 I/O 观测窗口则用于监测输入输出信号的状态,判断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工作是否正常。

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例如,电机不运转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驱动器故障、电机故障或参数设置错误等原因引起的。此时,可通过检查电源连接、驱动器报警信息、电机绕组电阻等方式,逐步排查故障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又如,若出现位置偏差过大的故障,可检查编码器信号、轴参数设置以及机械传动部件是否存在松动等问题。

结论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运动控制器的多轴运动平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过程。通过合理的硬件选型和架构设计,以及功能强大的软件设计,实现了多轴运动平台的高精度、高速度和智能化控制。在调试过程中,通过硬件连接检查、参数设置与优化以及软件调试和故障排除等步骤,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未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多轴运动平台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其控制精度和性能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运动控制算法,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加强对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研究,降低系统成本,也将有助于推动多轴运动平台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路华,富宏亚,王永章.六轴联动缠绕机数控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宇航学报.2003,(03)

[2] 韩振宇,孟庆鑫,路华等.基于PMAC 的六轴纤维缠绕机开发及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11):4

[3] 王志辉,郑强.基于 PMAC 的四轴纤维缠绕机数控系统设计[J].机械制造,2008,46(6):3

秦邦 、1982.1、 男、汉、浙江省临海市、本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