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究金属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作者

李强

通化钢铁集团大栗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白山 134600

摘要:非金属矿山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采活动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在当今追求高效与安全并重的时代背景下,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期为保障矿山生产安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概述

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作为采矿生产的主要工具,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直接决定了采矿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根据功能和用途,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挖掘与装载设备、运输设备、破碎与筛分设备、提升设备以及辅助设备。

挖掘与装载设备是开采过程中的先锋,包括各种型号的挖掘机、铲运机、装载机等。它们负责剥离表土,挖掘矿石,或者将开采出的矿石装入运输设备,如矿用卡车或输送带。这类设备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到矿石的开采速度和作业安全性。

运输设备主要负责将开采出的矿石从工作面运送到加工或储存地点,主要包括矿用卡车、皮带输送机和矿用自卸车等。这些设备的可靠性与容量决定了矿山的运输效率和整体产能。

再者,破碎与筛分设备是矿石减小粒度和分级的主要工具,包括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和振动筛等。它们将大块矿石破碎成适宜的粒度,以便后续的选矿或使用。

提升设备在地下矿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提升机和斜井提升设备,它们用于提升矿石、废石、设备及人员,保证井下工作的顺利进行。

辅助设备则包括通风设备、排水设备、供电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等,它们为矿山作业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确保矿山环境的安全与舒适。例如,通风设备负责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防止井下缺氧和火源引发的安全事故。

2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管理方式的制约,表现为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足以及技术手段落后。在当前的非金属矿山中,尽管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有效实施。

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由于非金属矿山的设备种类繁多,每个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各不相同,需要一套详细、量化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来指导操作与维护。然而,许多矿山企业在设备安全管理上仍沿用通用的规章制度,没有针对具体设备类型和作业环境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规定,导致管理措施无法精准落地。

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上存在粗放性,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的不足,使得即使有明确规定,也可能因为人为因素而得不到有效贯彻,如不规范的操作流程、不及时的设备维护等,进一步加大了安全风险。

再者,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是另一个突出的问题。许多矿山企业在设备安全管理上缺乏连续、严格的监督,没有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执行流程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滞后,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得不到及时跟进。此外,管理层对设备安全的关注度不够,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也可能导致员工安全意识淡漠,降低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另外,当前的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管理仍然较多依赖人工监控和故障诊断,这些方法往往效率低下,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处理设备问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在设备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利用。这些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实现预知性维护,并通过智能决策提前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但在很多矿山中并未得到充分应用。

3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与建议

随着非金属矿山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其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成为保障生产安全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章将针对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建议,旨在构建一个系统、科学、高效的设备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设备更新与维护管理是首要任务。针对设备老化的问题,企业应制定明确的设备更新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及时替换性能下降、安全风险增大的设备。同时,建立科学的维护体系,包括预防性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通过引入维护技术的创新,如预测性维护,利用大数据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故障,降低非计划停机时间。

强化操作规范的执行力度至关重要。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确保他们充分理解与遵守设备操作规程,降低因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主动报告潜在的安全隐患,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应有明确的惩罚措施,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设备选型与使用环境的匹配度还需重视。在采购设备时,不仅要考虑其性能和效率,还应考虑其适应性,确保设备能在非金属矿山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湿度、温度、粉尘,发挥最佳效能。

为提升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企业应积极拥抱现代科技手段。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实时获取设备运行数据,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大量设备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揭示潜在的故障模式,支持智能决策。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可以预测设备故障,实现预防性维护,降低事故风险。企业应制定科技应用策略,逐步将这些技术融入日常管理,提升设备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监管机制的完善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形成有力的监督机制,确保安全制度的落实。此外,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持续改进设备安全管理。

建立事故应急处理体系,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流程、应急救援措施、设备抢修计划等。加强与外部救援力量的沟通与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降低事故影响。

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需要从设备更新、维护管理、操作规范、设备选型与环境适应性、科技应用、监管机制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通过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构建一个高效、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降低事故风险,为非金属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这些措施的执行效果,以及如何在实际中不断优化,以推动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的实践进步。

结语

本研究聚焦于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现实需求,旨在通过深入剖析现状与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构建一个系统、科学、高效的设备安全管理体系,以期为我国非金属矿山行业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未来的研究将更关注这些安全管理措施如何在实际中落地实施,如何通过不断优化与创新,推动矿山安全管理的实践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海飞.探究非金属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24年第5期62-64,共3页

[2] 李方园.石灰石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年第6期0194-0197,共4页

[3] 何天.煤田勘查钻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