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无人机在建筑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作者

唐锦程 庞亚军 罗正华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消防救援大队海口特勤站

建筑火灾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逃生难度大等特点,给传统消防救援带来巨大压力。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广泛应用于安防、巡检、测绘等多个领域。在消防领域,其在火场侦察、热成像监测、空中喊话、物资投送等方面的能力已初现成效。本文结合当前建筑火灾救援的实际需求,探讨无人机的部署方式、功能拓展与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智慧消防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应用参考。

一、建筑消防救援的现实挑战与无人机介入必要性

1. 高层建筑火灾的复杂特征

高层建筑火灾呈现出诸多复杂特性。火势蔓延迅速,受烟囱效应影响,热气流与烟雾沿楼梯间、电梯井等竖向通道快速上升,短短几分钟内就能从底层蔓延至顶层,扩大受灾范围。火灾产生的高温浓烟积聚在高层,不仅阻碍视线,更易造成人员窒息,且有毒烟雾随气流扩散,威胁疏散人员安全。此外,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内部布局交错,增加了消防人员侦察火情、寻找火源与疏散被困人员的难度。例如,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集办公、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火灾发生时,不同区域的火灾荷载与危险程度各异,进一步加剧救援复杂性 。

2. 传统救援手段的局限性

传统建筑消防救援手段在面对现代建筑火灾时存在明显局限。消防云梯高度有限,难以达到超高层建筑高层区域,无法及时实施救援与灭火作业。室内消防设施如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能因火灾破坏、水压不足等原因失效。消防人员深入建筑内部侦察与灭火,面临高温、浓烟、建筑结构不稳定等风险,且人工搜索效率低,难以快速定位所有被困人员。同时,传统通信手段在复杂建筑环境中易受干扰,影响现场指挥与信息传递,导致救援行动协调性与及时性大打折扣,难以满足高效应对建筑火灾的需求 。

3. 无人机介入的现实价值与必要性

无人机介入建筑消防救援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与必要性。其能快速抵达火灾现场,不受地面交通拥堵与建筑内部复杂地形限制。可在高空对火灾全貌进行侦察,利用高清摄像头、热成像仪等设备,快速确定火源位置、火势蔓延方向与人员被困情况,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信息。通过搭载灭火药剂或救援物资,实现空中灭火与高空投送,弥补消防云梯高度不足。在复杂建筑环境中,无人机能深入内部侦察,保障消防人员安全,提高救援效率。如在超高层建筑火灾中,无人机可率先进入高层区域侦察,为后续救援行动制定提供关键依据,极大提升建筑消防救援能力 。

二、无人机在建筑灭火救援中的主要应用场景

1. 火情侦察与三维建模

在建筑灭火救援中,无人机可高效进行火情侦察与三维建模。火灾发生初期,无人机迅速升空,利用搭载的多光谱相机、热成像设备,对建筑整体进行扫描,清晰呈现火灾区域分布、温度变化,精准定位火源,识别隐藏火源与潜在危险区域。同时,借助激光雷达技术,无人机围绕建筑飞行,采集建筑外形、结构等数据,快速构建火灾现场三维模型。消防指挥人员通过三维模型,直观了解建筑内部结构、通道分布,规划救援路线,合理部署救援力量,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救援行动针对性与准确性 。

2. 空中灭火与高空投送

无人机在空中灭火与高空投送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部分无人机可携带灭火药剂,如干粉、泡沫等,飞至火源上方,精准投放药剂灭火。对于高层建筑外部火灾,无人机能灵活调整位置,针对难以触及的着火点实施灭火作业。在高空投送救援物资时,无人机可将急救药品、食物、照明设备等精准投递给被困人员,保障被困人员基本生存需求。尤其在传统救援手段难以到达的区域,如超高层建筑顶层、受困于危险地形的建筑等,无人机的高空投送功能可及时为被困人员提供援助,为后续救援争取时间 。

3. 人员搜索与现场指挥辅助

无人机助力建筑火灾中的人员搜索与现场指挥辅助。利用搭载的高清摄像头与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无人机在建筑周边及内部低空飞行,快速搜索被困人员。通过热成像功能,可在浓烟、黑暗环境中识别出人体发出的热量,定位被困人员位置,并将信息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在现场指挥方面,无人机可作为移动通信中继站,增强现场通信信号,保障指挥中心与一线救援人员间的信息畅通。同时,无人机实时拍摄的现场画面,为指挥人员提供全面、动态的现场情况,便于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救援策略,提升救援指挥效率 。

三、提升建筑消防中无人机应用效能的策略建议

1. 构建 “地空一体” 联动的消防作战系统

构建 “地空一体” 联动的消防作战系统是提升无人机应用效能的关键。地面消防力量与无人机协同作业,无人机进行火情侦察、空中灭火等任务时,地面消防人员依据无人机反馈信息,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如开辟救援通道、组织人员疏散等。建立统一指挥平台,整合地面消防设备、人员信息与无人机实时数据,实现信息共享与高效指挥。例如,在火灾现场,无人机发现某区域有大量被困人员,指挥平台将信息迅速传达给地面救援小组,小组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无人机持续在空中监测该区域情况,为救援行动提供实时支持,通过地空紧密联动,提升整体救援效能 。

2. 加强应用培训与应急演练机制

加强应用培训与应急演练机制,能确保消防人员熟练运用无人机。定期组织消防人员参加无人机操作培训,学习无人机飞行原理、设备操作、故障排除等知识,提升操作技能。针对不同建筑火灾场景,开展应急演练,模拟火灾发生时无人机的侦察、灭火、救援物资投送等任务,让消防人员在实战环境中熟悉无人机应用流程,提高应对突发情况能力。通过培训与演练,使消防人员能根据实际火灾情况,合理选择无人机功能,高效完成救援任务,提升无人机在建筑消防救援中的应用水平 。

3. 推动专用消防无人机平台的研发与标准化

推动专用消防无人机平台的研发与标准化,可提升无人机应用效能。研发适应建筑消防需求的无人机,增强其续航能力、负载能力,使其能携带更多灭火药剂与救援物资,且在高温、浓烟等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优化无人机搭载设备,如开发更精准的热成像仪、高分辨率相机等,提高火情侦察能力。制定统一的无人机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确保不同地区、不同消防部门使用的无人机具有兼容性与互换性,便于协同作战。通过标准化,提升无人机在建筑消防中的通用性与可靠性,促进其广泛应用与高效发展。

四、结语

无人机技术的引入为建筑消防灭火与救援工作注入了新动能。通过高效的信息获取、灵活的空中作战能力与智能化的指挥辅助功能,无人机在建筑火灾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在技术创新、战术体系集成以及标准化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无人机在消防应急领域的深度融合与规范发展,助力构建高效、智能、安全的现代消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伟. 《无人机在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中的应用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2(4): 65-69.

[2]陈思远. 《基于热成像无人机的火灾快速侦察技术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6): 48-53.

[3]张宏宇. 《城市消防中无人机协同作战系统构建分析》[J]. 应急管理科学,2023(2): 34-38.

[4]王晨光. 《智慧消防背景下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方向》[J]. 消防界,2020(12):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