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十四步”丈量祖国锦绣山河
姜雨婷 李雯雯 贾舒涵 耿雅楠 马明杨
渤海大学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正步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文章以“三十四步”丈量祖国锦绣山河——打造全国文化智慧旅游数字平台项目(以下简称为“三十四步”数字平台)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文化智慧旅游数字平台的构建与发展策略。剖析项目背景与目标,明确其在文旅融合趋势下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项目的实践路径,包括地方文化特色展示、宣传推广等多方面举措,并结合项目实践中的公众号运营案例,分析其运营过程、成果及发现的问题,探讨项目的创新之处与预期效果从而总结项目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文章强调平台在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潜力,展望文化智慧旅游数字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文化智慧旅游;数字平台;文旅融合;区域发展
一、基于文旅市场现状的问题探究
(一) 市场加速融合,深度体验文化内涵
当前,文旅市场呈现出加速融合的趋势,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更倾向于深度体验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影视文化、社交媒体等对旅游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如《去有风的地方》等影视剧带动了相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特种兵式旅游”“City Walk”等新兴旅游文化也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整合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成为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 “三十四步”数字平台建设,文旅深度融合
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全国文化智慧旅游数字平台,将文化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展示各地方特色文化,发挥文化在旅游中的灵魂作用,吸引游客前往,进而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同时,借助文旅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二、“三十四步”数字平台构建策略
(一)开发“文化+”新业态,打造特色文创IP
充分挖掘各地文化资源,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等方式,深入探寻,梳理地方文化脉络,并以各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切入点,打造城市“网红”名片。结合现代消费需求,开发“文化+”新业态,如露营旅游、旅游演艺等,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体验。
开发丰富多样的文旅产品,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主题线路,并推出深度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二)多方联动发展策略,提高平台知名度
在景区的文化景观建设方面,在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并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服务。通过环境营造与服务提升,让游客沉浸在地方文化氛围中,增强旅游体验感。
在文化数字建设方面,建立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保存与展示,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
积极与当地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借助文化机构的专业资源,开展文化研究与交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智力支持。
(三) 市场数据分析与营销策略
持续分析目标市场,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收集游客行为数据、市场趋势信息等。通过数据分析为旅游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服务,提高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大传播力,分享地方文化故事、旅游攻略等内容,吸引游客关注。与旅游博主、网红达人合作,展示地方文化魅力,提高目的地知名度与美誉度。
三、“三十四步”数字平台实践路径—以公众号平台案例分析
(一)公众号建设研究现状
初步建立公众号进行试运营,在运营期间,团队围绕各地文化特色发布文章、视频等内容,涵盖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美食美景等多个方面。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确保公众号的活跃度,吸引读者持续关注。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公众号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粉丝,部分文章和视频获得了较高的阅读量和点赞数。一些特色文化内容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如关于大连的海滨文化、西安的历史古迹等。通过公众号的互动功能,与读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
(二)“三十四步”数字平台建设问题与挑战
在运营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文章对文化特色的挖掘深度不够,缺乏独特视角和深度解读。排版设计不够美观,影响阅读体验。宣传推广渠道有限,缺乏跨平台合作与整合营销。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凸显。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游客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面临风险。技术更新换代快,平台需要不断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升级与维护,以保持竞争力。区域发展不平衡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程度低,难以融入平台。
(三)“三十四步”数字平台创新之处与预期效果
1. 创新之处
(1)文旅融合模式创新,打造综合性数字平台
“三十四步”数字平台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综合性数字平台,与传统旅游平台相比,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展示。通过文化引领旅游发展,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对文化深度体验的需求。
(2) 地区差异化文化传播,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专注于传播地区差异化文化,深入挖掘各地独特文化元素,通过新颖的方式展示给游客。避免了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选择,有助于小众旅游地区的发展与推广。
(3) 大数据应用创新,精准营销
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服务。通过对游客数据的分析,深入了解游客需求和行为习惯,为游客推荐符合其兴趣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游客满意度。
2. 预期效果
通过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大量发布地区文化宣传片和文章,增加文化内容的阅读量与传播范围。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我国各地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尤其是小众旅游地区,从而提升大众对不同地区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增加各地游客流量,在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的同时,刺激旅游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结合项目实践过程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借鉴,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为行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四)“三十四步”数字平台发展建议
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与保护机制,确保游客信息安全。组建专业的内容审核团队,制定完善的内容审核标准,加强对平台内容的监管。持续关注技术发展趋势,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确保平台技术的先进性。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人才培养,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均衡整合与发展。
四、结语
“三十四步”数字平台项目在文化智慧旅游数字平台的构建与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创新宣传推广方式、打造优质旅游产品等多方面举措,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为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变化,文化智慧旅游数字平台应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服务功能,加强合作与交流,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个性化的文化旅游体验,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基金项目:渤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41016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