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孙东娜
涞源县第一中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4300
1 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与意义
1.1 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
单元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某一主题或核心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整合与重组,形成具有明确目标、任务、情境、活动及评价等要素的教学单元。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1.2 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促进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整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及规律,促进深度学习。
提升核心素养:围绕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进行单元设计,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增强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真实情境、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单元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流程,减少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 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 明确教学目标,聚焦核心素养
深入分析课程标准:教师应深入研究地理课程标准,明确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确保教学设计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聚焦核心素养:将地理核心素养融入单元教学目标中,确保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设计“人口与城市”单元时,可将“人地协调观”作为核心素养目标,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2 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梳理知识点:对单元内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类,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构建知识框架:以主题或核心概念为核心,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构建知识框架。例如,在设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单元时,可将“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核心概念,构建知识框架。
优化教学顺序:根据知识框架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教学顺序,确保教学内容的有序性和连贯性。
2.3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设计“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单元时,可结合当地交通状况,引导学生分析交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地理信息技术,创设虚拟情境,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时,可让学生利用 GIS 软件进行地图制作和分析。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地貌”时,可组织学生到山地、平原等不同地貌类型区进行考察。
2.4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深度学习
问题导向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洋流”时,可提出“洋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在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时,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例如,在学习“城乡规划”时,可让学生设计一个城市规划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2.5 实施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调整
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观察、小组讨论、作业批改、测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6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能力
加强学习培训: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教学实践:教师应定期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实践案例与分析
以“地球上的大气”单元为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为: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掌握热力环流、大气环流等大气运动规律;分析大气运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整合: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热力环流”、“大气环流”等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构建知识框架。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大气层结构图、热力环流实验视频等,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向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大气运动规律。例如,在学习“热力环流”时,可提出问题:“为什么城市比郊区热?”,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观察、小组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大气运动对当地气候有什么影响?”等,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结束语
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情境、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实施形成性评价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增强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和方法,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希望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加强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支持和引导,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和资源支持,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文方, 王茜, 何永德, 罗威. 基于 UbD 理论的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地球上的水”为例[J]. 地理教学, 2023, (24): 20-23.
[2]王雅琪, 张琦. 单元教学视角下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研究——以“地表形态”为例[J]. 地理教学, 2023, (24): 24-28+7 .
[3]杨茜. 逆向设计在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