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融入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践研究

作者

马志才

山东省邹平市明集实验学校

引言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正处于知识储备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人工智能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的重要载体,为人工智能启蒙教育的融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将人工智能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也逐渐重视人工智能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开展,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启蒙教育有效融入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教学内容来看,部分课程内容陈旧,与时代发展脱节,缺乏对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的深入介绍。例如,一些学校的信息科技课程仍然主要围绕传统的办公软件操作等内容展开,对于人工智能的概念、应用等方面涉及较少。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践操作和探索的机会。这种现状导致学生对信息科技课程的兴趣不高,难以真正掌握信息科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融入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性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深入的认识。例如,通过学习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学生可以了解到计算机是如何识别图像中的物体的,从而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算法设计等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人工智能领域充满了创新和挑战,将其融入初中信息科技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例如,在进行人工智能编程实践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出不同的程序,实现各种有趣的功能。这种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备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更具竞争力。在初中阶段开展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能够让学生提前接触和了解人工智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例如,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可能会在高中和大学阶段选择相关专业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占据优势。

三、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融入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的策略

优化课程内容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对信息科技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增加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和实践项目。例如,可以引入简单的人工智能算法如决策树算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算法的应用。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垃圾分类识别,让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践。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组织学生开展人工智能项目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人工智能项目,如开发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进行编程和调试,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加强对初中信息科技教师的人工智能培训至关重要。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邀请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例如,让教师了解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动态、教学方法和实践案例,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

四、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融入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践案例

案例背景,某中学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将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融入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学校选取了初二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为试点班级,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过程 ,课程设计:根据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和人工智能教育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简单的人工智能编程等。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图像识别教学中,教师首先介绍图像识别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图像识别项目,如识别校园中的植物。学生需要收集图像数据、进行数据标注、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并对训练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项目成果、课堂表现、小组合作情况等。例如,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展示和答辩,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

实践效果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试点班级的学生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项目实践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结论

将人工智能融入初中信息科技课程,能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通过优化内容、创新教法、加强师资,可有效推进教学。尽管面临师资、资源与课时挑战,但通过培训、资源整合与课程优化可逐步解决。未来需深化实践研究,完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祁吉 .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人工智能的融入路径 [J]. 试题与研究 ,2025,(02):105-107.

[2] 任峰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下旬刊 ),2024,(11):26-28.

[3] 卓婕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人工智能的融入路径探究 [J]. 名师在线 ,2023,(0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