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新质学习力培养的路径探索
李美
重庆市潼南区东安小学校 402660
一、理论框架构建
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核心素养框架,构建了小学高段数学新质学习力培养的理论模型。实证数据显示,该理论框架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使实验班学生高阶问题解决正确率提升 27.3% ,验证了理论假设的科学性。
二、小学高段数学课堂现状分析
通过对潼南区 12 所小学高段数学课堂的系统调研发现,学生在解决本地实际问题(如“计算潼南柠檬种植密度”)时,仅 32.6% 能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这些现状制约了学生新质学习力的发展,亟需构建具有潼南特色的教学改进方案。
三、培养路径设计
本研究针对潼南区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现状,构建了“三维一体”新质学习力培养路径。在教学目标维度,依据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分解为三级指标:基础层(如分数运算正确率 ⩾90% )、发展层(如能解决2 种以上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创新层(如提出新颖解决方案的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上,开发了“涪江数学”本土案例库,包含 24 个潼南特色情境(如“双江古镇游客量统计”“柠檬产业园面积计算”),经专家评审内容效度达0.9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链 + PBL”双轨模式:设计“三阶问题链”(基础性 $$ 拓展性 $$ 挑战性),并开展“小小规划师”等跨学科项目(如设计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布局)。技术支持方面,搭建区域智慧教研平台,提供: ① AI 备课助手(自动生成分层问题); ② VR 乡土情境资源(如潼南大佛寺立体几何观察); ③ 移动端离线资源包。实施半年后数据显示,实验校教师高阶问题设计能力提升41.2% ,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达标率从 35.7% 增至 68.3% ,其中农村校进步幅度( +34.6% )显著高于城区校( +25.8% )。
本研究创新性地融入了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了“四维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课堂观察记录单,记录学生提问质量与合作表现)、作品评价(项目成果评估量规,含准确性、创新性等指标)、表现性评价(如“校园规划师”角色任务完成度)、成长档案(电子档案袋记录思维发展轨迹)。智慧教研平台提供智能评价支持:AI 实时分析课堂问答质量,VR 情境任务自动评分,大数据生成个性化诊断报告。实施数据显示,新的评价体系使教师课堂反馈精准度提升 53% ,学生自评互评参与率达82% ,实验校数学应用能力达标率从 35.7% 增至 68.3% 。
四、实施保障
本研究构建了多层次的实施保障体系以确保培养路径有效落地。在组织管理层面,潼南区教委成立专项工作组(教改〔2024〕5 号文),建立“月度巡查 - 季度评估 - 年度考核”的督导机制,覆盖全区 12 所实验校。师资保障方面,实施“三师工程”:高校专家(重庆师范大学)提供理论指导,教研员驻校帮扶,骨干教师组建跨校协作组,目前已开展专题培训 16 场,参训教师达标率 91.3% 。资源支持上,区财政专项投入 180 万元,建设了 3 间标杆性“智慧数学教室”,开发本土化数字资源包(含VR 案例8 个、微课120 节),实现全区共享。技术保障方面,与重邮合作开发“潼南数学云平台”,具备 AI 备课、智能评课、数据看板三大功能,日均活跃教师 127 人。家校协同上,通过“家长数学工作坊”和“亲子数学日”活动,使家庭支持率从 43% 提升至 79% 。半年督导报告显示,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度达 87.6% ,为改革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
五、预期成效与反思
本研究预期成效显著:学生数学新质学习力优秀率提升 25-30 个百分点,问题解决能力达标率从 42% 升至 75% ;教师问题链设计优质率从 38% 增至 80% ,开发 30+ 本土教学案例;建成“潼南数学教改示范区”,经验辐射周边。研究发现三大改进空间:1)教师技术应用差异大;2)家校协同不均衡;3)硬件维护成本高。建议后续:开发低成本实施方案、优化家校沟通模式、完善资源保障机制,重点突破城乡差异与技术应用难题。研究成果为区域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本研究构建了潼南区小学高段数学新质学习力培养体系,通过四维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开发24 个本土案例,情境适切性提升至 89.3% ;创新“问题链 +PBL′′ 模式,高阶问题占比达 65.8%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实现过程性评价全覆盖。数据显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提升 32.6 个百分点,教师教学设计优质率增长 42% 。创新点包括:1)城乡资源共享机制;2)“ ∘AI+ 乡土”智能系统。研究发现技术应用差异、家校协同不均、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建议后续开发低成本工具、优化家校合作、完善资源保障,重点突破城乡差异与技术应用难题,为区域教改提供可复制的“潼南方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S].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维果茨基 . 思维与语言 [M].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3] 皮亚杰 . 发生认识论原理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2018.
[4] 钟启泉 . 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 [M]. 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
社 ,2021.
[5] 李吉林 . 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
社 ,2020.
[6] 潼南区教育局 . 潼南区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报告 (2023)[R].
2023.
[7] 王陆 .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J]. 中国电化教
育 ,2023(5):12-19.本文系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 2024 年度课题《农村初中学生新质
学习力提升与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PJY2024268)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