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殷奕
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引言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逐渐被重视起来,并被尝试融合在了多个学科当中,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实践过程中,小学体育课程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推进传统文化与小学体育的融合工作,加强小学体育中的传统文化建设,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供助力。
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传统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是中华文化艺术所浓缩的精华,是中国所独有的具象化艺术表现形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传统美德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唯分数论的理念被摒弃,现阶段教育的重点被集中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上,力求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与新时期的教育理念相匹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势
在实际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课程融合时,由于文化课程都有其自身的教学进程和教学目标,很难彻底融合传统文化教育,起到的作用有限。同时,很多传统文化需要学生自身进行实践,或举办相应的活动,文化课程无法满足该需求,导致传统文化的教育处处受限。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强,课程的包容性强,能够完美融合绝大多数的传统文化教育,且不会被小学体育本身的教学目标限制,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平台。
(三)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另一方面能够丰富体育课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致,从而改善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单一,流程较为简单,无法保证学生的锻炼激情。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体育课程后,既能够使学生更为充分彻底地了解传统文化项目,还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体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要点
(一)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想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体育教学,首先需要体育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足够深入。小学体育教师应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底层思想与实际表现形式,把握住传统文化的核心脉络,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的文化项目,并科学合理地制定活动内容。此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准备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人文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教师如果想将蹴鞠作为体育活动的内容,就要充分了解蹴鞠诞生时代的背景及其发展历程,确保课程内容的准确性。此外教师最好准备多个与蹴鞠相关的故事以丰富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带来更舒适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蹴鞠的具体玩法为学生提供实践的资源和平台,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实践与理论结合
想要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不仅要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尝试,还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要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传统文化所寄托的精神,才能够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例如,教师将舞狮融入小学体育课程时,要为学生讲解舞狮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使学生了解舞狮所蕴含的驱邪纳福的美好意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三)创新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创新性,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很多传统文化的娱乐性质并不强,并不能直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若只是将传统文化生硬地搬至教学当中,无法起到教学作用。还有一些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过于丰富,学生无法直接理解,有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接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活动的创新,保证学生能够自发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实现对学生人文素质与思想品德的培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助力。对此,教师应积极推进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工作,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学生带来有创新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袁彬. 传统文化与小学体育教学相融合的策略探讨 [J]. 中华活页文选 (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 2025, (01): 145- 147.
[2] 彭延光 , 李朴桥 , 程亮 , 等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J]. 人生与伴侣 , 2024, (38): 49- 51.
[3] 李文斌 . 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分析 [J]. 考试周刊 , 2024, (21): 1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