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医院内审与纪检联合监督效能的实现途径研究
周贤娴
宝应县人民医院 225800
基于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医院是为民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需要对医院内的监督体系进行优化,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医院内部审计以及纪检监察工作,让两者形成合力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营秩序,在规范业务运行的同时保证防控风险以及医院廉洁建设工作的落实 [1]。除此之外,由于数字技术得以不断发展进步,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都是现阶段实现院内审计和纪检工作的有效手段,文章具体就数字时代下医院内审纪检监察联合监督有效机制的构建展开探究分析,进一步完善医院内审纪检监察工作发展质量,提高监督效果。
一、数字技术赋能联合监督的理论基础
数字技术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方式实现对整个业务流程的全面覆盖及对业务流程的实时动态监测,并将数字技术引入医院内审与纪检联合监督工作中,可以提高监督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使得监督从“事后纠偏”转向“事中控制”与“事前预警”[1]。从协同治理角度而言,内审和纪检虽然两者侧重点有别,但是监督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二者均是围绕着提升医院治理体系、防范运营及廉政风险展开工作的,因此可通过数字化技术充当联动桥梁打通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打通业务链条、实现数据的相互串联及联动,形成“数据驱动、协同发力”的监督新模式[2]。
二、数字技术在内审与纪检联合监督中的具体应用途径
1. 构建统一监督信息平台
搭建集数据采集、分析、预警一体的数字化监督平台是联合监督的前提,即把医院 HIS 系统、财务系统、采购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有关的数据予以归类,并及时推送给审计与纪检部门进行数据共享、核对。同时需要设置相应的权限管理,确保只有监察室及审计科按照被授予的权限去调用或使用数据才能达到有效的监督的目的。
2. 实施智能化风险识别与评估
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医院的重点领域 ( 如:医院经济活动、医院采购招标、医院基建项目、医院科研经费 ) 实施重点业务环节的实时监控,以及建立预警模型。通过调取历年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发现一些存在异常的交易行为、违规的操作以及违纪等问题,实现风险事前预警,通过这种方式,审计纪检部门可以通过系统给出的风险预警信息及时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工作。
3. 推动流程自动化与机器人辅助审计
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PA) 技术应用于审计流程中的核对账目凭证、核对合同文本、抽取数据等工作,实现此类工作自动化,从而解脱人力负担,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工因素引起的错误,提高审计结
论的客观性。此外,还可以使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借助于该系统的有益经验,对权力运行关键节点实施有效监督[3]。
4. 强化数据可视化与决策支持
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监督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和仪表盘,帮助监督人员快速掌握整体情况、识别问题焦点。审计与纪检部门可基于可视化结果进行会商研判,共同制定监督策略和整改措施,提升联合监督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三、数字技术支撑下联合监督的机制建设
1. 建立联合工作会议制度
设立内审与纪检定期联席会议机制,依托数字化平台汇总监督信息,共同分析风险形势,明确监督重点,协调行动步骤。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沟通协作,避免监督重叠或遗漏,形成监督合力。
2. 制定数据共享与保密规范
明确各部门在数据使用、传输、存储过程中的权限与责任,建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既要保障监督所需的数据畅通,又要严防信息泄露和滥用,确保联合监督在合规框架下运行。
3. 培养复合型监督人才
加强对内审与纪检人员的数字技术培训,提升其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审计人员理解纪检要求,纪检人员掌握审计方法,打造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监督队伍,为联合监督提供人才保障[4]
四、结语
数字技术为医院内审与纪检监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监督提供了强大支撑。通过构建统一信息平台、实施智能风险识别、推动流程自动化、建立预警机制和强化数据可视化,能够显著提升监督的精准性、时效性和系统性。未来,应继续深化技术应用与机制创新,推动医院监督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实现医院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曹辉 , 仇洁 , 毛琼 . 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医院内审与纪检联合监督效能的实现途径研究 [J]. 上海管理科学 ,2023,45(3):99-103.
[2] 贺婷婷 . 公立医院财会监督与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协同监督机制实施路径与实践 [J]. 财务与会计 ,2025(9):33-37.
[3] 刘平 , 张秀娜 , 沈慧芝 , 等 .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与纪检联动实施路径研究 [J]. 医院管理论坛 ,2024,41(5):6-8.
[4] 刘平 , 张秀娜 , 沈惠芝 , 等 .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研究 [J]. 中国总会计师 ,2024(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