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幼儿认知发展的学前教育绘本阅读与建构游戏融合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

杜志玲

烟台业达城发启悦幼儿园(嵛景华城南园区)

一、引言

幼儿时期是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幼儿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活动的设计需充分契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

二、绘本阅读与建构游戏融合的价值

(一)助力幼儿知识经验的整合与运用

绘本阅读能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人文艺术等多个领域,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知识经验。然而,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运用。建构游戏则为幼儿提供了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平台,幼儿在阅读绘本后,可通过建构游戏将绘本中的场景、角色、情节等进行再现和创造。例如,在阅读《好饿的毛毛虫》绘本后,幼儿可利用彩泥、积木等材料制作毛毛虫、水果等,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巩固了绘本中的知识,还学会了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实现了知识经验的整合与提升。

(二)促进幼儿多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绘本阅读与建构游戏融合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多元认知能力能得到全面发展。一方面,绘本阅读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幼儿通过倾听教师讲述绘本、与同伴交流绘本内容,不断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同时,绘本中的画面能激发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幼儿在观察画面细节、猜测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有效锻炼。另一方面,建构游戏能促进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幼儿在搭建过程中,需要思考如何摆放材料、如何构建结构,这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幼儿在搭建 “城堡” 时,需要考虑城堡的高度、宽度、结构稳定性等问题,在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过程中,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基于幼儿认知发展的绘本阅读与建构游戏融合教学模式构建

(一)明确融合教学目标

融合教学目标的设定需以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结合绘本阅读和建构游戏的特点,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在认知维度,旨在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掌握绘本中的知识要点,如常见的动植物名称、生活常识等;同时,引导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理解空间关系、数量关系等基本认知概念。在技能维度,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例如,鼓励幼儿讲述绘本故事、描述自己的建构作品;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建构材料,提高动手操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在情感维度,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和建构游戏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二)设计融合教学实施流程

融合教学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绘本阅读、游戏准备、建构游戏、分享交流四个环节,各环节紧密衔接,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

绘本阅读环节: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幼儿讲述绘本,在讲述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观察画面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例如,在讲述《好饿的毛毛虫》时,教师可提问:“毛毛虫吃了哪些水果?它最后变成了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讲述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认知。

游戏准备环节:教师根据绘本内容和幼儿的兴趣,向幼儿介绍本次建构游戏的主题、任务和要求,如 “我们今天要一起搭建绘本中的花园,大家可以用积木搭建花朵、小草,用彩泥制作蝴蝶、蜜蜂”。同时,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建构所需的材料,并协助幼儿领取和整理建构材料,培养幼儿的规划能力和自理能力。

建构游戏环节:幼儿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建构游戏,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扮演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密切观察幼儿的建构过程,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当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如 “你可以尝试将积木竖着放,这样搭建的花朵会更高”。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的建构作品。

分享交流环节: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建构作品,并向同伴介绍作品的名称、制作思路以及与绘本内容的联系。例如,幼儿可以说:“我搭建的是《海底世界》中的珊瑚礁,我用红色和粉色的积木搭建珊瑚,用蓝色的彩泥制作海水,还在珊瑚礁旁边放了几条小鱼。”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相互评价,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和建构游戏的理解。

四、绘本阅读与建构游戏融合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策略

(一)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培训

教师是融合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力量,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绘本阅读、建构游戏以及幼儿认知发展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和教研活动。通过培训,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认知发展规律,掌握绘本阅读和建构游戏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师设计和实施融合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融合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保障。幼儿园应创设丰富多样、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绘本资源和建构材料。在绘本阅读区,设置专门的书架,摆放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阅读的绘本,并定期更新绘本内容;在建构游戏区,划分明确的活动区域,提供丰富的建构材料,如积木、拼图、彩泥等,满足幼儿的建构需求。同时,注重教学环境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墙面布置绘本故事画面、幼儿建构作品展示栏等,营造浓厚的阅读和建构氛围,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五、结论

基于幼儿认知发展的绘本阅读与建构游戏融合教学模式,充分结合了绘本阅读和建构游戏的优势,为幼儿营造了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对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两者融合的价值,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科学构建融合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流程和教学评价体系,并通过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家园合作等保障策略,确保融合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相信通过这一融合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能为幼儿的认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丹萍. "建构"三位一体"绘本阅读游戏化活动的实践探究."#i{ 启蒙 } 7(2024):37-38.

[2] 霍珊珊 . "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绘本游戏化阅读的行动路径 ."#i{ 儿童绘本 } 28(2024).

[3] 赵四环. #i{ 应用" 游戏故事" 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 }. Diss. 云南师范大学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