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现状与对策

作者

严心宏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 8334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对人才的实践技能更加重视。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需要为信息技术行业和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1+X′′ ”证书制度也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和指导。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积极推行“ 1+X′′ 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 1+x′′ 证书制度实施现状

(一)用人单位认知度低

目前,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有很多,专业类的证书,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可以通过考取这些证书,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的证明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但是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证书种类也很多,有许多用人单位并不了解“ 1+X′′ ”证书制度,更不清楚不同证书所代表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能力范围,所以在用人的时候难以准确评估持证学生的实际能力,这也导致证书的效果大打折扣,缺乏应有的社会影响力。而且信息技术行业本身就日新月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许多单位并不完全依赖证书来评估学生的个人能力。这也导致“ 1+X ”证书在行业中的通用性受到限制。许多学校也未能有效进行“ 1+X ”证书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所以许多用人单位并不了解这一制度,也不了解,不同证书的含金量。

(二)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职院校中的信息技术专业所学的信息课程知识,具有较强的滞后性。许多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将最新的行业技术和软件工具融入课程教学,所以这就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行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虽然“ i+X, ”证书制度强调高职教育要走好自己的路,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是关注理论教学,而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许多学校也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这些学校又没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所以学生缺少实践教学的机会。而且“ Δl+X′′ ”证书制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和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较少,缺乏相互促进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保障措施和激励制度不完善

“ 1+X ”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充分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更加充分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才能够为学生既讲授理论知识,又能加强实践操作的指导。但是目前许多高职信息技术类院校中,缺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师资源仍较为匮乏。而且学校在组织和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和考核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这也是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阻碍。此外,许多学校在实施和推行“ 1+X ”证书制度时,未能有效地建立配套的激励制度,这就容易导致教师缺乏培训的热情,学生也缺乏自我提升和考取证书的动力。

二、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 1+x′′ 证书制度实施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宣传与合作

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加强对“ Δi+X ”证书制度的宣传推广,并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深入交流和合作。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和开展宣讲会,或参加行业的论坛等方式,积极向用人单位宣传和推广“ 1+X ”证书制度,让更多的用人单位准确了解“ 1+X ”证书制度的内涵和价值,帮助用人单位了解不同证书的含金量,从而增强用人单位对证书的认可度。而且高职院校也可以选择一些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通过产教融合,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也可以邀请行业中的专家,担任院校中学生的行业导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有效地丰富学校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高职院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的实践工作场地进行参观学习,或者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从而有效地实现校企资源的互补和共享,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

(二)优化证书选择与专业对接

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证书有很多,高职院校就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选择更加适合的证书,从而确保证书的认可度。而且高职院校也可以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专业证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和就业岗位群,构建更加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专业证书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个人职业技能提升路线,稳扎稳打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职业发展需要。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类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高职院校也需要动态调整证书内容和培训体系,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学习和掌握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获得行业和企业所需要的证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课证融通

高职院校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证融通,重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 Δ1+X ”证书制度为指导,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可以围绕信息技术行业所需要的证书和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态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效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校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项目式学习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竞争力。

(四)完善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也需积极完善“ 1+X ”证书制度的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提高实践技能,从而提高本校教师的综合素养,为本校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高职院校也可以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针对参加“ i+X, ”证书制度培训的教师给予荣誉和绩效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而且学校也可以将学生的证书纳入奖学金评定体系,并作为学分计算的重要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参加证书培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宣传和合作,提高证书的认可度。而且高职院校也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证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的教师也需要加强课证融通,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证书制度实施的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熊璐 , 粟慧 , 谢晓华 .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三教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J]. 办公自动化 , 2024, 29 (24): 38-40.

[2] 徐建丽 .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职业教育 , 2024, 23 (31): 73-76.

[3] 闵江涛 , 杨川 . 高职水利类专业实施“ ⋅1+x 证书”制度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中国储运 ,2024, (06): 134-135.

[4] 胡燕清 , 葛建新 . 基于国产化技术“ 1+x ”证书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 [J]. 科技经济市场 , 2024, (05): 158-160.

[5] 戚恋 , 马雪亮 . “1+X”证书制度在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探索——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为例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06): 4-6.

[6] 冯倩文 .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制造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 [J]. 知识文库 , 2023, 39 (13):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