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策略

作者

王迪

杭钢集团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315800

引言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与责任使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为执行纪律监督的主力军,承担着查办腐败行为、净化企业生态、推动企业合规运作的重任。随着国企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面临内容更复杂、要求更专业、对象更广泛的现实环境,这对干部队伍的政治定力、业务能力和作风建设提出更高标准。当前部分单位纪检干部存在专业知识薄弱、履职手段单一、监管深度不足等问题,亟需从组织建设、能力训练与制度供给等方面系统提升。本文围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功能定位,结合实际问题,从构建机制保障、优化素质结构、提升实战能力三个维度,提出一套系统可行的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策略,为提升国企监督治理效能打下坚实基础。

1 队伍建设的现实基础与存在问题分析

1.1 队伍结构现状与职能定位缺乏匹配

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队伍在人员配置上呈现年龄结构偏大、学历结构偏低、专业背景单一的趋势。部分纪检岗位由兼任人员承担,导致监督职责弱化、履职时间不足、工作重心偏移。职能定位不清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纪检机构在实际操作中与人力、法务、审计等部门职能交叉,缺乏系统化统筹与独立运行机制。受传统行政模式影响,纪检监察人员对市场行为的理解不足,对新兴业务的监督手段缺乏,制约了监督的精准性与穿透力。此外,由于纪检工作在企业中地位相对敏感,部分岗位流动性高,造成专业积淀不足、经验传承断档,影响了队伍的持续发展能力。

1.2 能力建设机制缺位与培训形式单一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尤其在工程招投标、资本运作、财务审计等领域的监督中缺乏精准识别和判断能力。部分国企缺少专门的纪检人才梯队建设规划,缺乏从基层培养到高层任用的系统路径。现有培训机制以集中授课、文件学习为主,缺乏与岗位实际相结合的实战演练与案例推演,难以激发干部内生学习动力,也未能形成长效培养机制。培训周期短、内容滞后、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也普遍存在,导致干部理论与实务脱节,难以应对新形势下多样化的监督任务。

2 战略导向下的队伍建设优化路径

2.1 坚持政治统领强化思想引导机制

思想建设是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环节,必须以政治忠诚为根本要求,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基础。要坚持用党章党规党纪统一思想,持续开展党性教育与纪律教育,不断增强干部的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推动将党性教育纳入常态化学习内容,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分层分类教学,实现覆盖广、内容准、频率高的学习格局。建立思想状况分析机制,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有效疏导心理压力,强化对廉洁从业行为的内在认同。通过构建思想引领与纪律约束并重的机制体系,使干部在政治方向和工作理念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2 完善组织体系构建高效运行结构

纪检监察组织架构需实现职能清晰、层级明确、运作高效的目标。要按照监督全覆盖要求,推动纪检机构下沉至企业基层单位,延伸监督触角,畅通信息流转。建立垂直管理与协同监督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强化总部对分子公司纪检工作的指导与考核,防止责任下移、执行弱化。推动纪检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实现对财务、人事、审计、采购等重点领域的联动监督。明确纪检干部岗位职责与权责边界,确保专岗专责、规范履职,杜绝职责模糊带来的监督盲区。在组织配置上注重专业匹配与岗位稳定性,构建以纪检主责为导向的系统结构。

2.3 健全培养机制打造专业复合人才队伍

纪检干部的能力提升依赖于系统化、针对性的培养机制,应突出实用导向和岗位适配。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能力训练体系,对不同层级干部设定差异化培养目标。推动建立纪检干部挂职交流机制,选派干部参与项目审计、财务稽核、招投标监管等实务工作,提升综合业务素养。丰富培训形式,运用研讨式教学、模拟监督演练等方式提升实战能力,鼓励干部参与内外部交流与课题研究,强化对新兴监督技术与制度工具的理解与应用。通过形成科学的人才梯队和全周期成长机制,构建一支具备监督专业性与业务复合力的高素质队伍。

3 提升能力的系统支撑与保障机制构建

3.1 构建动态化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内生动力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激发纪检干部主动履职的关键支点。应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建立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履职行为、问题发现率、整改推动成效等关键要素,注重结果导向与过程监督的统一。推动建立定期考核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对基层纪检工作的巡查和反馈。运用数字化工具开展数据监测,建立工作台账和任务闭环追踪系统,实现对工作过程的量化分析和绩效管理。考核结果应与干部选拔、职务晋升、绩效奖励等直接挂钩,强化奖优罚劣机制,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氛围,激发干部内在责任意识与工作热情。

3.2 完善保障体系提升履职安全感与归属感

纪检监察干部在执行监督任务过程中面临一定的职业风险和心理压力,必须建立起多层次的保护与支持机制。完善履职免责制度,对依法依规履职中出现的问题实行容错纠错机制,强化对敢抓敢管行为的组织支持。建立干部心理疏导体系和健康关爱机制,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和疏导服务,缓解长期高压工作状态下的心理负担。加强对纪检干部生活保障与职业发展关注,明确晋升通道,提升职业荣誉感与组织归属感。通过构建有温度、有力度的保障体系,增强干部在纪律监督岗位上的责任认同与职业安全感。

3.3 强化制度执行能力推动监督规范化运行

制度执行力是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的最终体现,需要以规范化流程与制度工具为支撑。推动建立制度执行责任清单,明确各级纪检组织及干部的执行义务与标准。强化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常态化制度执行评估,及时纠偏整改。优化纪检工作流程,规范问题线索受理、调查取证、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构建可追溯、可量化、可问责的监督闭环。提升干部对制度体系的理解力与运用力,通过制度学习、流程演练等方式强化操作规范意识。加强制度宣传,推动制度理念深入人心,提升制度约束与引导能力,形成制度执行的强大合力。

结语: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能力提升是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工程。面对日益复杂的治理环境和监督任务,需要从思想引领、组织架构、能力塑造、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构建系统完备、机制有力、运行高效的干部队伍建设体系。通过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双重强化,不断提升纪检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与水平,推动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唯有持续深化改革、夯实根基,方能在新征程中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效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与队伍支撑。

参考文献

[1] 胡懋之 . 思想政治工作与国企纪检监察工作高效融合的路径探析 [N]. 科学导报 ,2025-06-23(B03).

[2] 丁茂瑶 . 国企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探索 [J]. 中国金属通报 ,2025,(06):222-224.

[3] 卢浩. 贯通国企纪检与内部审计协同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N].河南经济报 ,2025-06-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