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高校美术生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培养

作者

史一涵 张硕 段珺尧 马艺涵

黑河学院

引言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出发,因为美术生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只有具备较强的自律能力,才能让美术生掌握大量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维能力。就目前而言,部分高校美术生的自律意识和能力不强,教师应究其原因,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部分高校美术生自律意识薄弱和自律能力差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针对美术生自律意识薄弱和自律能力差这种现象,虽然是个人行为,但也有着一定的社会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点:其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也迎来变革与进步,这也导致美术生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且由于美术生没有构建完善的价值观体系,以一个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自律行为。其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代大美术生的社会竞争力不断加强,高额的学费以及就业困难等情况都让美术生的心理压力巨大,长此以往,也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其三,美术生参加高考的政策,很多美术生是由于文化课分数不高才转为美术生的,这也是导致自律能力差的原因。

2. 学校原因

美术生作为学校中的教育主体,自律能力不强,学校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认为美术生就是要学习,以应对今后的高考,这也致使美术生缺乏对学习的认知与理解,难以激发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经常出现上课迟到、早退等现象,自律意识不强。其次,部门高校更关注他律,并不重视美术生的自律能力,没有引导美术生进行自我教育,定期开展与德育相关的讲座,提升美术生的道德修养[1]。最后,由于大部分美术教师是直接从高校中招聘来的,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自律意识,难以发挥榜样示范的真正作用。

3. 个人原因

最重要的是高校美术生的个人原因。其一是很多美术生急于求成,只重点学习专业课等,忽略了自律能力和自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其二,一些美术生缺乏较强的心理素质,没有更好地树立自信心,抗压能力不强,这也导致美术生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其三,没有激发美术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这也是导致美术生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不强的原因。

二、高校美术生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 修身克己,着力自控教育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美术生掌握丰富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还要培养美术生修身克己的精神,使其具备较强的自控和自律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美术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律意识也在不断强化,基于此,高校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定期组织美术生开展自控相关的教育讲座,促进美术生的自控能力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将培养美术生道德品质作为出发点,增强美术生的自律意识,引导美术生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有着较强的认知,并进行一系列的内化,从以往的服从转化为严于律己、慎独,进而形成良好的自律行为习惯,有利于美术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2. 建制树规,深化他律教育

叶圣陶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教学思想核心为“教是为了不教”,在他看来,教师不仅要传授丰富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美术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2]。正所谓“良木须雕镂”,而美术生作为学校中的受教育者,教师也要从外界因素中约束美术生,构建完善的班级制度,深化他律教育,让美术生的自律意识和能力有所加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美术生的学习情况和年龄特点,打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让美术生在班级氛围中提升自身的自律能力。要想更好地增强美术生的自律意识,教师应创建完善的自律机制,利用他律教育让美术生学会自我监督,促进其全面发展。

3. 典范带动,重视示范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榜样示范法,因为美术生都有着一定的向师性,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系列与自律教育相关的重点案例,开阔美术生的知识视野,让典范带动美术生自律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在学生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的自律意识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种种行为。对此,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自律教育,掌握专业教学能力和知识素养的同时,还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将自己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榜样,发挥示范与表率的最大作用,这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提升其自律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

4. 突出特点,开展实践教育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根据美术生的学习情况和年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为美术生提供展现自己才能、提升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平台,帮助美术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美术生到校外进行实习,参与户外写生活动中,这不仅能巩固美术生的所学知识,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实践能力,让美术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美术生的自律意识和能力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情况中,仍有着很多影响美术生自律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原因,如社会原因、学校原因、个人原因,亟需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构建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多方面行为,并将因较强自律能力而成功的典型案例引入到教学课堂中,从“他律”向着“自律”转化,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乐芬 . 凝聚家校共育合力 , 培养初中生自律能力 [J]. 试题与研究 , 2025(4).

[2] 王利 . 高职院校课堂管理中美术生自律能力的培养研究——以 " 经济应用数学 " 课课堂教学管理为例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4(29):181-184.

[3] 徐春云 . 浅谈美术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J]. 学苑教育 ,2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