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校西班牙语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作者

甘雨田

常州大学 江苏 常州 213164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巨大的人才需求。OECD 预测显示,拉美电商规模将从 2021 年 1393 亿美元激增至 2025 年 2500 亿美元(王炜翔,2025)。这一增长态势凸显市场潜力,为西语人才创造广阔就业前景。然而,高校西语人才培养体系面临转型挑战:传统语言教学与跨境电商产业对接不足,导致人才供需严重错位。张崇辉等(2020)对 248 家跨境企业的调研表明,外语毕业生普遍遭遇“不好用”困境,主因在于教学脱离实战、实践效能低下、评价维度单一及校企协作薄弱。

因此,本研究探索产教融合视角下的西语跨境电商课程改革,其价值在于:推动西语专业特色化发展,破解产教脱节难题;为拉美市场输送“语言 + 跨文化 + 电商技能”复合型人才。

1.2 核心概念界定

产教融合指以深度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系统性教育模式,其本质是突破传统校企合作的表层互动,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在人才培养全流程中的要素重构与优势互补。如杨善江(2014)所述,该模式依托信任与契约,通过共建基地、联合项目等载体共享资源,服务于经济转型与协同育人目标。

高校西班牙语跨境电商课程以培养兼具高阶西语沟通能力与跨境电商实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独特性体现为三重属性:情境依赖性,依托真实贸易场景进行训练;区域专属性,西语市场文化融入其中;技能集成性(整合语言应用、商业决策与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 教学现状与问题剖析

2.1 课程目标设定问题

当前高校西班牙语跨境电商课程目标存在核心问题:定位模糊,未明确语言、商务与文化融合方向,导致与岗位需求脱节;表述宽泛,缺乏可衡量的能力层级与成果标准;实践缺失,忽视平台运营、数据分析等关键实操技能;核心素养缺位,未涵盖西班牙语商务沟通与跨文化商务能力;产教脱节,未融入企业实训、双师教学及行业前沿,造成人才与市场结构性错位。这些问题制约了复合型人才培养。

2.2 课程内容体系问题

当前课程内容存在显著滞后性与结构性缺陷:教学内容更新滞后于跨境电商新动态,同时呈现过度理论化倾向——教材侧重概念阐述而缺乏企业案例库、项目化实训及仿真实操;更突出的是课程模块割裂问题,语言知识传授、电商技能训练与跨文化素养培养相互孤立,未能通过情景化任务实现融合;此外针对西语市场专项内容严重不足,尤其缺乏拉美等国法规政策差异、消费行为特征及社媒生态的深度整合。这些缺陷直接制约学生解决跨境电商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2.3 教学模式与方法问题

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系统性短板:传统课堂依赖教师单向灌输导致学生参与不足;实践环节缺乏真实商业场景支撑,既未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如店铺代运营、直播推广),也未构建仿真实训环境(如多平台操作模拟、跨境纠纷处理);同时“双师协同”流于形式——企业导师因长效合作机制缺失而参与度低,其行业经验无法深度融入教学,校内教师又受限于实战能力薄弱,双师合力难以形成。

三、西班牙语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策略

3.1 策略一:重构“三维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

基于马郁2024 年提出的“语言为骨、电商为肉、跨文化为血”框架,培养精通西班牙语、掌握跨境电商技能且深谙西语市场文化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计遵循四大原则:前沿性追踪拉美电商平台规则与数字营销趋势,实践性聚焦真实商业问题解决,融合性打破语言技能文化割裂实现能力嵌入,国别化精准区分西班牙与拉美各国市场差异。内容分三大模块:语言应用模块覆盖商务邮件撰写、多语境客服话术及营销文案本地化创作;核心技能模块整合 Mercado Libre 等平台实训,贯穿选品数据分析、跨境支付物流方案设计;跨文化素养模块深耕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商业惯例、消费心理差异及社会禁忌文化。校企联合课程委员会通过季度研讨注入TikTok 营销新规确保课程动态更新。

3.2 策略二:创新校企协同项目驱动模式

依据马郁(2024)项目融合课程理念,构建“双师协同 × 实战项目”双轮驱动:校内教师主攻语言文化理论,企业导师负责实战指导,通过“一课双师”互补协作。企业导师需具三年以上西语运营经验,配套教学培训与认证激励。项目驱动以企业《岗位能力清单》为基础,设计代运营拉美店铺、哥伦比亚消费调研等分层任务,覆盖全链路能力。

3.3 策略三:构建“多元共建、虚实结合”的教学资源与实践平台校企深度协同共建教学资源:开发基于拉美消费者维权案例的活页教材、覆盖美客多店铺全流程的模块化实训手册及微课资源库;同步建设动态更新的跨境电商西语案例库。实践平台强化方面,校内升级配备西语界面模拟平台如仿亚马逊西班牙站后台;校外与头部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创新推行企业驻校工作站发布美客多优化任务的校中企模式,并将西班牙网红直播间选品策划等真实项目嵌入校园,最终形成真实案例进教材、动态数据进课堂、企业场景进校园、学生能力进战场的四维闭环生态。

3.4 策略四:打造双能双师队伍

依据王珊君(2022)关于“教师需掌握跨境电商关键操作技能与行业知识”的论述,强化教师专业培训:联合企业开展业务操作培训,使教师深入理解市场调研、选品、物流等实操环节;参与行业峰会获取前沿信息,提升课程时效性。同步构建企业导师动态管理体系,遴选具三年以上西语市场经验的企业骨干,实施跨境电商知识系统化与教学设计基础的双轨培训,配套荣誉聘任等激励机制;设立常驻校园的企业导师工作室如美客多专家站。通过月度联合教研共析DECA 案例、全程协作指导墨西哥直播带货项目等制度化融合机制,促成“教师懂行业、导师懂教学”的协同育人共同体,支撑三维能力目标落地。

四、实施保障

育人单位要做好基础支撑:一是灵活认定学分,比如企业轮岗经历可以顶替实践课学分;二是调整教师考核标准,鼓励老师参与校企合作教学;三是成立有企业高管加入的工作小组,定期开会解决合作难题;四是建好实训平台,比如和企业合办跨境电商学院,尝试利润分成等合作模式。最后还要建立反馈机制,根据学生表现、企业意见等实际数据,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让产教融合真正落地见效。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解决西语跨境电商课程长期存在的三个问题:教学脱离企业需求、实践训练不足、跨文化培养缺失。改革方案以产教融合为核心,重新设定 " 语言 + 技能 + 文化 " 综合能力目标,采用双师协同教学和真实企业项目驱动,用实战案例库破解文化差异,通过厂校轮转填补模拟与实战的差距。这样既提升学生跨境电商全流程操作能力和跨文化应对水平,推动外语专业转型,又为中国企业出海培养懂西语市场的复合人才。未来还需检验方案效果,探索不同高校适用模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升级教学,并开发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家的特色课程模块,让人才培养更精准适应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 傅恒“. 学习共同体”式跨境电商语言服务项目课程 设计研究:以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为例 [J]. 外语电化教 学 ,2021(3):109-114,17.

2 华婷 . 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出路 [J]. 中国高校科技,2017,(11):56-57.

3. 马郁 . 产教融合:新文科时代的外语学科跨境电商人才育人模式 [J]. 科教文汇 ,2024,(16):139-142.

4. 商务部 :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 2025 年 1-6 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EB/OL].(2025-07-21)[2025-07-27].https://www.mofcom.gov.cn/syxwfb/art/2025/art_d7a55b3071b541aeb1191e993a0b2e82.html

5. 宋国双 .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与外贸企业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 [J]. 科技资讯 ,2019,17(12):131-132.

6. 王珊君.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2(5): 57-58

7. 王炜翔 , 吕宏芬 . 中拉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合作建议 [J]. 商业经济 ,2025,(03):78-80+87.

8. 杨善江 . 产教融合 : 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J]. 教育与职业 ,2014(33):8-10.

9. 张崇辉 , 张乐 , 苏为华 , 等 . 基于中小企业视角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 [J]. 调研世界 ,2020,(07):12-17.

作 者 简 介: 甘 雨 田(1990-) 学 历: 硕 士, 研 究 方向: 中 拉 经 济, 西 语 教 学, 就 职 于 常 州 大 学 西 班 牙 语 系

基金项目:2024 年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产教融合视角下高校西班牙语跨境电商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GJY202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