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业植保工作在基层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作者

徐智广

平原县王凤楼镇人民政府

引言:植保工作不仅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在农业发展的高质量要求下,基层植保工作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需要构建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植保服务生态,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完善绿色监测预警、加强植保专业化和检疫执法,不断提升基层植保工作水平,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农民增收提供支持。

一、农业植保工作在基层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1.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农业生产活动中常常会面临病虫害、杂草、鼠害等诸多生物灾害,如果处置不当都会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减弱农作物生命力,导致作物减产或者绝收。农保工作作为农业安全生产的依托,通过病虫害监测网络建设、发布预报预警、指导农户科学防治等多种方式来降低农业风险,增强农作物抗灾能力,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人们对于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成为人们的共识。由于传统农业产品农药的大量不合理使用而导致的农产品残留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农产品出口。现代农业植保提倡配方用药、绿色防控、生态协调,使用生物菌剂、物理诱杀害虫和病虫害生态防治等技术,既保护了农作物的健康,又消除了农药残留,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植保在实现生态农业目标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长期的化学防治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病虫抗药性和土地资源流失。为保持农业的持续发展,基层组织的植物保护应采取保护生态农业的措施,如采取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繁殖、生物多样化栽培方式等,加强田间自治,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利用和农业生产绿色的进步。

4.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粮食安全为国家建设提供战略保障,粮食稳定生产的首要影响因子就是病虫害,搞好农业植保工作有利于明确病虫危害对象,合理分配防治资源,做到粮食防护工作有保障;基层植保体系通过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等提高控制效率,节约防治费用,降低成本,确保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保障和支持作用。

二、基层农业生产中农业植保工作优化方案

1.绿色防控技术服务体系搭建

农业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树立,绿色防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基层农业植保转型新方向。绿色防控倡导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技术,取代化学防治,既环保又无害。在基层农业中,应因时因地普及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搭建绿色防控技术服务体系,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等方法,提高农民绿色防控意识、增加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例如,在黄淮平原的小麦种植区域,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与专业院校共建“ 绿色防控试验田” ,集中示范天敌诱杀、性诱剂诱捕、植物源农药使用等绿色防控技术成果,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到村组开展技术指导和问诊把脉,指导村民开展绿色防控技术操作,大力开展“ 绿色植保大课堂” ,向村民们讲授科学防控技术知识,转变农民“ 多打药,打重药” 的错误思维习惯。在此基础上,一些村还组建了农民防控合作小组,实现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的协同推进,逐步推动绿色防控由“ 示范田” 走向“ 大片田” 。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与指导,有效提高了村民绿色防控操作水平,减少了农药使用数量,使绿色植保落在田间。

2.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建立

病虫害具有突发性、区域性、蔓延性等特点,完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是“ 防早、防小、防了” 的关键措施。基层农业需加快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的速度,建立病虫种类、发生时间、趋势等动态监测信息化系统,构建“ 村—镇—县” 三级联动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向农户发布病虫动态防控信息,增强防控预见性、科学性,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例如,在南方某双季稻主产区,应用物联网和遥感技术安装自动虫情测报灯、气象探测仪、视频监控设备等,对水稻生育期各阶段的害虫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监测中心每天记录一次数据并利用数据模型预测病虫灾害趋势,将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微信通知、电子公告等多种方式告知于农户,每年对季节性较强的虫害高峰期进行现场及临时培训、演练,指导农民适时、适量用药。在实践过程中,村与村之间联防联控,有效降低了区域性暴发风险。运行后极大地提高了防治工作效率,提高了防治准确度和时效性,农民对植保工作的满意度日益增加。

3.专业病虫害防控系统设置

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化病虫害防控行列,是基层植保服务的新途径。建立由农技人员、专业合作社及第三方服务组织等为主的专业化病虫害防控队伍,整合防治资源,提供标准化、集成化防控服务,可降低农民防治成本,提高植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防控工作的规模化、规范化。

例如,在东北玉米主产区,农业部门积极倡导“ 统防统治” ,组建起了农技人员、农机合作社、农资公司“ 专业治虫队” ,在春播前统一安排,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采购高效低毒农药品种,集中人员集中喷洒,节省人工、较少用药差异,同时,通过微信小程序推送作业进度、防效调查、农药推荐等。通过该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节省了田间劳力,而且使得基层植保服务真正实现“ 化零” 为“ 化整” ,形成政府指导、科学作业、农户参与的机制。

结束语:

农业植保工作是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农业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基层农业植保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面对日益复杂的病虫害发生和多元化的农产品质量要求,基层农业生产要强化绿色植保理念,提高植保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完善植保预警体系和执法体系,提高基层农业植保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生态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娜. 农业植保工作在基层农业生产中的要点[J]. 南方农机,2020,51(06):32.

[2]宋小芳,华旭红,张东艳.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植保服务能力的意义及对策[J].种子科技,2021,39(15):129-130.